箋十七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00章 波譎,金枝如血,箋十七,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沈重沒接話,輕輕一笑,擺了擺手算是作別。

看著沈重離去的身影,蘇葉的目光微微輕顫,直到那抹有些孤寥的身影消失在視線之內,方才收回心緒。

最後,沈重站在了她和蘇瓊之間。

讓蘇瓊死時最後的怨念,由他來擔。

朝廷的官兵動作很利落,並沒有用太長的時間,蘇府就已經恢復如常,並且他們也撤了乾淨。

林佩雲回來後,互相說了些,這才知道蘇青早就已經順利產下一個兒子,只是沈重帶著人把蘇府圍住了,那報喜的小廝看到那麼多官兵嚇都嚇傻了,沈重索性就沒讓他進來。

一直就在慢慢著手安排,等著蘇瓊出書房,好找時機下手。

沈重向來是個很有計劃的人,他一旦決定了某件事,就會不緊不慢的做好全盤的行動方案,然後一步一步的切實去實施,無論發生什麼事,都不會輕易動搖。

就比如說他是怎麼一步一步的把閔安提上來,再踩到地獄。

再比如說他是怎麼一點點暗中隱著身份,不露痕跡的相助蘇瓊到達京都,最後將蘇瓊和閔安一箭雙鵰。

而這些,他從來沒有跟蘇葉提過一個字。

蘇瓊死後沒多久,在處置三皇子餘孽這些事項上,二皇子功勞顯著,幾次封賞之後,在二皇子自請封地的同時,老皇帝甚是滿意,也深感欣慰,以年邁為由退位,太子擇日登基。

而到了這個時候,蘇葉才終於明白,原來沈重不是二皇子的人。而是太子。

以沈重的計謀與膽識來看,最後受益人到底是誰,那誰才會是他真正的主子。

也絕對沒有那種讓別人撿了便宜這一說。

正所謂朝堂不倒翁,刀切豆腐兩面光,耍的一手好太極,沈重,實在是太過擅長迂迴之道了。

二皇子名利雙收去了封地。看起來這一切受益人是二皇子。

但是正因為二皇子離了京。留在京中的也就只剩下太子一人而已。

退位是遲早之事,太過貪權,只會途添人與人之間的煩惱。

在最合適的時機退下來。安享晚年,還能得自己兒子感激與孝敬,何必抓著權不放,讓自己的兒子沒有用武之地。心生怨懟?

老皇帝想的很通透。

京中再沒有人可以和太子一較高下,也再沒有人會和太子爭個你死我活。太子一人獨大的情況下,他退下來,最合適不過了。

新皇新政策,生在太平盛世。沒有什麼比皇位和平順利交疊更幸福的事了。

蘇青兒子的滿月酒置辦的很低調,齊正山雖然老來得子,卻並沒有鋪張。與他娶蘇青進門時候的高調宣揚完全相反,齊正山甚至是隻是在齊家擺了几席。請了些商盟會的人,還有自家人而已。

看得出來,此舉讓蘇倩和齊銘的心裡好過了許多。

發生了那麼多事,齊銘和以前也有了很大的改變,齊正山早前就已經開始慢慢把生意上的事情交給齊銘打理一二,滿月酒上,齊銘和蘇倩夫妻二人眉目含笑,受著四方來賀,那笑容,倒真是打心底裡發出的。

但是從滿月酒過後,蘇葉聽到了些許不利於齊家的傳言。

傳言說當時蘇瓊和閔安的那件事,似乎齊家隱約也是沾上了一點麻煩事。

但是朝廷雖然來人徹查,卻最終並沒有查到什麼實質性的證據,而且齊正山的名譽揚名在外,確實是實打實的正經商人,最終也是平安無事。

聽到這些話的時候,蘇葉嗤之以鼻:“樹大招風,而且蘇瓊畢竟先前是齊銘的妾氏,查一查也是例行公事,要是真有什麼,朝廷是寧可錯殺一千也不會放過一個的,怎麼可能就這麼放過。”

但是白子胥近日往來京城的次數是越來越頻繁了。

新皇雖然平和,卻畢竟是新上任。

儘管每次白子胥回來的時候還和以往無二,但是蘇葉的直覺卻是覺得並不輕鬆。

太平盛世,白子胥入仕容易,想再全身而退,就不是那麼容易的事了。

張媽媽向蘇葉建議:“那大相國徐成威年紀不小了,告老歸田是遲早之事,而且他早已有了合適的人選接替他的位置,再撐上一陣子,大相國退下來,姑爺自然就是自由身了。”

話是說的沒錯,但是蘇葉總覺得似乎並沒有那麼簡單。

新皇,會允許一個人這樣自由出入朝廷,想來就來,想走就走嗎?

白子胥入京的時間多了,沈重倒是自由的很,秋霧山的學府辦的有模有樣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秦殤

泰達魔王

仕途沉浮

莊無魚

絕品醫生

痛罰

寵妻之老公太霸道

靜默成繭

將遇良才

青澀春天

奈何公主想嫁我

陌驕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