箋十七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11章 突然,金枝如血,箋十七,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李媽媽說著,轉身瞥了一眼常氏,道:“咱們做下人的,主子們有話說的時候,怎麼能自己個兒想說什麼就說什麼?我們太夫人對府裡的事一直都是全部攤手什麼都不干涉了的,這話我也沒必要跟您二位強調,我就想說一句——連我們太夫人都不干涉的事,您就更不好干涉了吧?”
李媽媽這句可算是一針見血,原本週圍的聽客只是覺得這莫夫人上不得檯面不懂規矩到可笑的地步,但是經這李媽媽三言兩語一提,周圍的聽客立即有一種恍然大悟之感——這莫夫人一而再再而三的提人家蘇府內務掌事之事,她這是什麼意思?難不成誰掌事誰不掌事,對她有什麼好處?
而李媽媽看著莫夫人和常氏無地自容的樣子,輕輕的哼了一聲,淡笑著又道:“今天大家齊聚一堂,是因為玉華寺的觀音懺,廣大善信本著我佛慈悲的心懷來此地誦經,這次觀音懺是莫夫人您安排張羅的,我們太夫人多年來一直在府內的佛堂,今次而來主要是因為要給玉兔開光,這本來是隨時都可以過來的,也不一定我們太夫人親自到來,不過是看在莫夫人一片誠意,才行了這個方便。太夫人一路上還很欣慰地說莫夫人您也感受到了佛法無邊,卻是沒想到這才誦了第一程經文,就聽到了這麼些世俗之事,莫夫人的好意我們心領了,但是這裡是佛門清淨之地,紅塵之事就應該在紅塵丈外再議,而這個道理莫夫人心裡一定明白。”她說著,眼睛盯著莫夫人。
莫夫人聽見李媽媽為自己轉彎,連連點頭稱是。不忘陪著笑臉,然則她還來不及開口,李媽媽又笑了:“只是老身也很想不明白,莫夫人既然是明白這個道理的,為什麼還要在菩薩面前說這些俗事,那就很難不忘他人揣測莫夫人您的用意了。”
李媽媽與莫夫人和常氏針鋒相對,而且是佔盡了上風毫不留情。在場的沒有一個人不明白李媽媽和蘇太夫人的用意。也都清楚了莫夫人心裡懷揣的是什麼用意,不由的都沉默了下來,目光皆是盯著莫夫人。讓莫夫人覺得盯著自己的目光猶如刀子一般扎的不能呼吸。
大家都在看著她,不由的都想到了她之前一直是巴結著蘇青的,但是蘇青有好一陣子也沒有搭理過她了,不由的都在猜想著她是不是又想著把蘇青給巴結上。才這麼大費周章的在蘇太夫人面前反覆提著蘇府裡掌事的事,大家看著她。很想知道她會怎麼說——若說之前莫夫人巴結蘇青,是情有可原的,那時候蘇青掌蘇、孔兩家事務,而現在。若說莫家想和蘇青攀上關係之後做些對莫家有利的事,那就是男人們生意上的事了,關於這一點。大家也是心裡有底的。
孔家現在到底是個什麼境況,誰也摸不準。孔家會照拂莫家?
莫夫人心中只有急。
這不是她想要的局面,這也不是她能控制得了的局面。
她雖然笨,但是並不傻,蘇太夫人和李媽媽的話句句扎中她,她心裡自然是明白人家這不是歪打正著,而是確實看穿了她,真人面前再說假話,那就是傻上加傻,頂著李媽媽這麼砸下來的一個大帽子,她壓的喘不過來氣,而周圍人在想著什麼,她也多少從那些眼神上感覺得出來。
其實她沒指望著憑著自己幾句話就能一次辦成這件事,只是想給蘇太夫人做一個引導——這也是之前程松給她說過的。
她不是非要蘇太夫人一句準話,只要蘇太夫人聽進去她的引導就夠了,蘇太夫人惦記著這事,回頭再看看蘇青的表現得體,再由蘇青在蘇太夫人面前多討好討好什麼的,這事情就能成了。
“這……”莫夫人當即就結巴了起來。
她和常氏兩人已經是被李媽媽的話給逼到了走投無路之地,兩人半點急智都無,一個字也對不上來,而就在莫夫人大腦一片空白之時,她的丫環突然跑了進來,也沒留意殿內詭異的氣氛,上前就悄聲的把莫夫人拉到了一邊,在她耳邊低語道:“夫人,糟了糟了,剛才府裡來人傳話,有人抬著馬氏的屍首到咱們府裡大鬧了……”
莫夫人之前就覺得如坐針氈,然而此時才知道什麼是如遭雷擊,她的腿立即軟了,要不是常氏和那丫頭及時扶了她,她當即就要癱坐在地了。
眾人一直盯著她會怎麼應對,看見此狀皆是心頭各自一跳。
那丫環連忙小聲喚著“夫人”,一邊就急著等著莫夫人想法子。
莫夫人的心快從嗓子眼兒跳出來了,額頭冷汗密佈。
明明已經叮囑也打點過了,為什麼馬氏死的事還會傳出來?
而且還鬧到了自己家門前?
那丫環在她耳邊續道:“是她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