箋十七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番外三 出邊塞,金枝如血,箋十七,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在蘇葉的產業鏈遍佈全國這樣的大局勢下,南部海島也終於興建了蘇葉名下第一批旅遊區域,畫舫、竹舟、海鮮大宴與海景樓拔地而起,沈重的學府更是厲害,已經順著旅遊沿線一路的興辦了下去,甚至還推出了職業學府,各種專業都有特定的老師授課,大批大批的民間年輕人,在學業上未能考得功名大有人在,職業學府門檻低,可以選擇自己的喜好去專攻,一時之間,竟是比專為朝廷效力的學府更受歡迎。
這一切的一切,最高興的莫過於當今的皇帝。
他本意是讓白子胥和沈重相互掣肘,但是這兩人卻是暗中較起了勁,這種牽制的方式簡直大快人心,全國都被這兩方的勢力給帶動的繁榮了起來。不止一次,皇上私下裡對著皇后笑的暢快,覺得授予蘇葉這個第一奇女子的榮譽真是太超值了,別說是本朝,就是往前一百年再往後一百年,也出不來一個像蘇葉這樣的女子。
也只有她,才能把他們三人之間的關係,維持牽制的這麼和諧完美,將那些極為可能成為不可估量的負面後果,促成一個非常完美的比爭的關係。
這其中千絲萬縷的關係,真是能讓任何一個最聰明的人也頭大如鬥,偏偏,她卻做到了。
原本新皇上位,邊疆就已經有些不安穩,那些蠻夷本來還想趁勢攻入,藉著蘇葉在邊界發展商業的當口對蘇葉多加刁難,再不然就索性將蘇葉擄了去,到時候一邊敲打白子胥,一邊拉攏沈重,再攻入中原簡直易如反堂。但是等到真準備實施起來。再一觀望沈重的路線和趨勢,所有部族的首領都呵呵笑了。
開玩笑,現在誰還看不出來這三個人之間是什麼關係,擄了蘇葉再拉攏沈重,到時候沈重不帶著千軍萬馬背後捅他們一刀就已經不錯了,還替他們攻打中原?
更可笑的是,就連他們這麼保密的內部會議。也毫無例外的被擁有最完善的間諜系統的白子胥知道了。連當時那場會議裡誰在什麼時候放了個屁,也知道的一清二楚。
聽著白子胥跟說笑話似的談起這些恐怖分子的戰爭內務會議內容,蘇葉瞠目結舌。
她到現在才明白。為什麼自己的一舉一動,白子胥每次都能瞭如指掌了。
自然,那些蠻夷的計劃就像會議所說的那樣,自然是胎死腹中。
想要問鼎中原。百年之內是斷然不可能了。
畢竟,這般盛世。經濟和文化都不需要皇上去操心了,唯一剩下的就是發展軍事,經濟、文化、還有軍事樣樣都拔了尖了,那些蠻夷本就落後。怎麼可能去找死攻擊。
但是不能說那些蠻夷中的人也有聰明的,面對著這樣堅不可摧的中原內陸,不能直攻。就肯定會想偏招。
進中原,做生意。
但是他們料想不到的是。無論他們的毛皮有多優秀出色,無論他們的文化商品多麼的富有異域風情,但是他們要面對的,是從未來幾千年之後而來的蘇葉。
蘇葉做生意,只有一個條件:絕對不與異族人合作。
僅此而已。
但是蘇葉不做,大有人做。
全天下的錢都滾到蘇葉的腰包了,這世上的餅就那麼大,剩下的,本來就不多了,現在多了一塊餅,蘇葉不去吃,多的人去啃。
這自然就不是蘇葉所能掌控的了。
但是關於這件事,沈重和白子胥也是讓人張目結舌的頭一次竟然在朝堂上異口同聲,兩人齊聲反對。
不過這次,皇上卻是沒有那麼爽快。
他覺得,蘇葉有點一頭大了。
雖然這樣也沒什麼不好,但是也不能讓其他從商的人一點盼頭都沒有,不過總的來說皇上多少還是有那麼一點私心的,畢竟,通關,這種事情在某一方面來說,也算是蠻夷邊疆的人間接承認了中原的強大和富饒,也算是對中原的一種肯定。
是以,皇上在朝堂大殿上斟酌了一番之後,決定否了這二人的建議。
但是,皇上也是多少有些擔心一旦首肯之後,會導致大量蠻夷之人進入中原,這些人畢竟會三五成群集體生活在一起,一旦有了群體,就算不會傷及大雅,但是難保不會與漢人有所摩擦,有摩擦,就會引起社會不穩。
是以,在限定了人口與品質才可進入中原之上,皇上還下旨,由蘇葉這個有經驗的人氏,親自會見蠻夷代表,代替朝廷,以皇商的身份與其簽訂友好協議。
旨意下達的當晚,月七和楊楓之坐在蘇葉建在北蒙的大帳裡,斟了羊奶酒,遙敬蘇葉。
“第一奇女的稱號,今日都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