箋十七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11章 臘梅,金枝如血,箋十七,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太后這句話,自然是說給皇后聽的了。
蘇葉嘆了口氣,看起來就像是壓抑著情緒似的,嘆道:“不委屈,臣婦心裡明白,人活著就是這樣,看起來越是光鮮,其實很有可能背後就越是承擔著別人想象不到也看不到的壓力與難捱。”這話一出,就連皇后的目光都不由的一黯,這話,簡直是說到女人的心坎裡去了,蘇葉不動聲色,開始接過皇后上一個問題回應:“關於家中姐妹弟兄疏離之事,疏離,也是無法,嫁出去的姑娘潑出去的水,女子出嫁便從夫,不是所有的女子都像臣婦這樣是個特例的,我人在桐州,至今也未入白家門,總不好在桐州再建宅,家中之事最是繁複,所謂家家有本難唸的經,嫁出去的女子跟著夫婿一路,齊家與蘇家也是親戚,兩家在桐州各有地盤也一直都關係交好,臣婦大姐是齊家的現任當家主母,兩家也各有各的立場和情況,皇后娘娘說蘇家的姑娘從天牢中逃出最後斃命在蘇府,臣婦以及臣婦的家人當時確實非常哀痛,但是蘇瓊到底是被逐出家門也被齊家休掉的女子,而且罪孽深重,再是哀痛也比不及她所犯下的錯更讓人哀痛。世人的嘴巴怎麼說怎麼傳,就算讓我們覺得如同剜心割肉一般痛,我們也不得不承受,畢竟,蘇瓊,曾經的的確確是蘇家的女兒,也確確實實是臣婦的家姐。”
太后聞言默默的點頭,這時皇后清了下嗓子又言:“早在百年之前,你夫家就曾經立誓永不入仕,此番你的夫君卻違背了白家的祖訓,是不是因為這個原因。所以到現在,你也沒有正式踏進過白家的大門?”
蘇葉眨了眨眼,先是默了一下,後而才抬眼,道:“實不相瞞,當年我與夫君成親之時,正是我的生意剛剛起步之時。我和夫君商定。等到生意的事情穩妥下來紮下根基之後,再離開桐州才比較妥當,是以。當時有了個三年之約。其實到現在,這三年之約也尚未到日子,老話說的好,飯要一口一口的吃。路要一步一步的走,一步不穩步步難穩。很多事情表面看來是一回事,內裡其實卻是另外一回事。就比如說蘇瓊之事還有閔家之事,甚至還有桐州莫家之事,這些事不是人力所能左右。也不是人力所能預測,不然,就不會有意外就不會有危險。但是。這些人,在做那件重要的影響到他們一生的事之時。必定是心存大貪念有不該有的妄想與貪婪,甚至還有僥倖心理,賭徒的心態就是我們這種做生意的人一定要剋制一定要杜絕和壓制的心態。別人要做什麼,終究不是旁人能攔能阻得了的,這些事就如同臣婦的親事,也不是臣婦和臣婦的夫君可以左右所了的,無論是白家還是蘇家,不僅僅是要撐起家族捍衛家族,更多的時候還要為了家族做出一定的犧牲和付出,其實進不進白家的大門跟何時進白家的大門,白家向來都是隨意慣了的,蘇家是商賈之家更是好商量,臣婦的名字就在成親的時候記到了白家的族譜,對於臣婦而言,這個問題,已經不再糾結了。”
她這些話說的乍一聽來有些偏題,但是細細再一回想,卻是句句機鋒,聽起來像是完全在顧左右而言他,可這個顧左右卻又偏偏不離上一問題,但是卻又能與眼下的問題扣到一處不說,還非常準確而又委婉的表明了她的立場,還有白家以及蘇家的立場。
可伸可縮,可進可退。
小我如何有何要緊,我們要維護的,是整個局勢。
但是提到的蘇瓊之事還有莫家以及閔家的事,卻讓太后不由的捏了捏手裡的茶杯。
賀閣老是太后的族親,與其說是太后一直在扶持的力量,不如說是相互扶持。
而沈重是賀閣老的義子兼得意門生更是當今皇帝的得力大臣,太后怎會不知。
閔安出事,太后自然知道內裡必然有沈重的意思。
閔安是沈重扶上來的,也是沈重推下去的,當年沈重與蘇榮的事情稍一打聽便知詳情,不過是因為閔安這種沒什麼本事的小人物無比有更好,才對沈重這種公報私仇的動作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罷了。
莫澤衡的事,太后卻是不知道太多的,不過這時卻被蘇葉突然提起,讓她心裡不由的一咯噔。
她不得不深想是不是也與沈重有關係。
她倒不是覺得沈重過分,而是覺得蘇葉真的知道的太多了,多到比她還要多。
她手下捏的越緊,看向蘇葉的目光就笑的越滿意。
蘇葉明白自己的話會讓太后有多麼激動,可是與其讓皇后這麼窮追猛打不知收斂的往死裡問,她寧可從太后這邊著後,借力打力。
“這話說的好,到底是藍嬤嬤教習出來的,果然不一樣。”太后此時開了口,將氣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