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9章 番薯再次豐收貴客臨門
記憶中的毛毛蟲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69章 番薯再次豐收貴客臨門,流放後,我全家靠空間逃亡開荒,記憶中的毛毛蟲,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到了開鋤收番薯的這天,白成祥自然是回了村。何主薄也帶著一群衙役和文書來了,既幫著幹活兒,也幫著做好資料記錄。
從白家開始,村民們在何主薄的安排下,與衙役們齊心協力,只花了五六天的時間便將番薯挖了個七七八八。何主薄先讓人做好每家的產量記錄,讓村民們收回家,一切只等餘縣令的進一步安排。
除了白家和幾家最先種蕃薯的人有五畝地的番薯,包括青西村、福來村、大田村、曹家村等六個村子的其他人家今年春只從縣衙得了兩畝地的番薯薯種。不過,這兩年風調雨順,在大部分人家沒有佔用良田的基礎上,畝產基本上也都同白家去年一樣都達到了兩千斤出頭。
其實這跟現代有各種科技種田技術比真的算少了,但在這古代產量就很牛呀。所以經過前幾日的收成記錄後,何主薄他們就已經能根據六個村子的戶數大概算出最後的總產量了。
用白元霜在現代的計算方法,那就是有兩百多萬斤的總產量啊!
何主薄熱血沸騰的將自己的估算稟告了餘縣令,餘縣令當即讓其通知所有村民,在豐收完後,每家留下兩畝地的薯種後,其餘的由衙門收走。不過不同於去年按照良品麥種的價格十五文錢一斤來收,今年只能給到村民十文錢一斤。
大家早就料到今年產量大了會降價,畢竟第一批種植的人才是吃螃蟹的人。但是產量高,對他們來說依然能得到一筆大數額的銀子啊。縣衙會在收上來了薯種之後再賣給其他村民,收回自己墊付的銀子。
因為和何主薄熟悉,白家還得知跟村民買番薯的這筆銀子讓餘縣令很是頭疼了一番呢。
為什麼呢?因為這麼大的產量,全部結清就得花兩萬多兩銀子啊!餘縣令為官清廉又出身寒門,動用了縣衙他所能支配的所有錢財,又動用了自己的私庫及妻子名下少有的幾個田莊、商鋪的收成才湊齊了這筆銀子。
新朝初建不久,本就國庫空虛、百廢待興,留給地方可支配的錢財十分有限。這裡又天高皇帝遠,指望朝廷撥款不一定成功,甚至可能還遇到去年馮縣尉那樣想強行免費徵收的官員,所以餘縣令只能自己想辦法既推廣番薯的種植,又不讓村民們吃虧。
夏氏知道此事後既佩服餘縣令又跟自己男人和閨女感嘆他們家的存款居然都快和一個縣衙能動用的錢財相提並論了,白成祥免不得跟她科普一番大嶽朝的縣令月奉大概有多少,不貪又不懂利用職務之便做大生意的官員日子還沒有錢的商戶家中好過等等。還別說,白元霜也算學到了。
就這樣,何主薄帶著一批人在附近幾個村子忙活了好些天。
當六個村子都收成完的這天,縣衙派了一輛又一輛安排好的車進了各個村兒,在書吏和各村村長的帶領下去進行稱重、結算、上車等任務。
何主薄見縣令交代下來的任務總算快完成了,這才有口氣在白家歇歇腳,白成祥和江老爺子作陪。
此時,青西村的村民也將自己的番薯挑到了村長孟家興的家門口,由分派來的書吏登記結賬後,再由孟家興帶著村民幫趕車人一起一筐筐的抬上車。
村民們領到銀子的各個笑得臉都開了花,除了白元霜他們去年第一批種番薯的,今年開始種的村民都是在縣衙的分配下種了兩畝地。所以,現在再次留下兩畝地的薯種後賣給衙門還能賣上四五十兩銀子。
這樣一筆銀子,對於村民們就是鉅款呀,各個拿到銀子都覺得好似做夢一般。
躺在床上的孟老太聽見院門外人聲嘈雜,對喂她糕點的白元霜滿面喜色的說:“太好了,家裡又進了這麼大大筆的銀子,冬至和夏至以後讀書的銀子不用愁不說,咱們也能到像(縣)城像你們一樣置辦一套宅子,哪怕小一點兒也行!”
他們有幾家跟著白家是第一批種番薯的,所以今年春天種番薯的時候縣衙對他們格外照顧,准許他們留了五畝地的薯種,以至於今年衙門給的番薯價格降低了,他們幾家卻比去年賣的銀子更多。
想著剛才兒子賣到手的二百多兩銀子,又想著家裡還有的魚和蓮藕,老太太說話都更有勁兒了。
白元霜笑眯眯的說:“不知是不是我的錯覺,這幾日覺得您老說話越發利索了!”
孟老太在江老爺子的持續治療下,面部的中風情況越發改善了,嘴斜的問題好了不少,現在好像說話也越來越好了。
老太太聽她這樣說很高興,“荷花前兩日也”
“我前兩日也說我奶奶說話越來越清楚了!”荷花端著熬好的藥進來:“江爺爺說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