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確定目的地
記憶中的毛毛蟲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7章 確定目的地,流放後,我全家靠空間逃亡開荒,記憶中的毛毛蟲,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白元霜透過孟家人和壩子村的人言談間才知道原來他們這個村子的人離開時都沒有辦路引,到時候大家路上都是進不了城的,都得在郊外度過。
到了潭江府也只能在城外等待安置,所以糧食是個大問題,很多鄉親經過旱災和蝗災後本就家裡沒多少餘糧了,儘快到目的地最好。
她這才想起之前撿到白家人的戶帖時,也沒看到那玩意兒,估摸著也是沒有辦成。
聽孟家興說,蝗災發生前,朝廷剛下發文書,鼓勵鰥夫再娶,寡婦再嫁,大力開荒,還將其納入各府縣的官員考核中。原因就是這幾年打仗和災荒讓人口銳減,大力恢復、發展生產和增加人口成了各地方官員首要任務。
所以,蝗災發生後當地官府既沒有得到上面的明確的賑災政策,又捨不得給想逃荒的村民們辦路引讓他們離開,這人都走光了,當官兒的也就成光桿兒司令了。
不過不管怎樣,看形勢等不到什麼好結果的村民都開始逃荒了。
一群人一番商量後,排除了這條有悍匪的路,再排除掉一條過於艱險陡峭的山路。他們只能繞道先北行到所在的興元府的最北邊,然後再到興元府府城。府城附近有多條路可以南下,到時候經過梓州府後就能到潭江府了。
商量好這一切後已經午時了,天氣正熱,若是村長往日的安排這個時候該讓大家休息,不然中暑生病也看不了大夫。可現在情況特殊,大家都知道那悍匪的事兒,自然是離得越遠越好。所以,孟家興讓大家沿著官道向北出發走半個時辰後再休息,離這死亡之地越遠越好。
大家當然沒意見,保命要緊。
白元霜正想著娘和弟弟的安置,孟老太便拉著她的手說:“你娘剛生產完,你們家現在又啥家當都沒有,叫你爹將你娘和弟弟抱到我們牛車上去。我和你嬸子就先不坐車了,讓家裡幾個年紀小的坐就行!”
“孟奶奶,謝謝您了!我正愁孃的安排呢!”
白成祥也對老太太感激道:“謝謝大娘,我現在就把他們抱過來。”
說完,父女倆便離開了。白元霜還想著等晚上休息的時候,她抽個空進空間把那輛板車改造一下,讓家裡人認不出原來的樣子,這樣就又能拿出來用了。不能老是麻煩人家,這日子還長呢。而且她也得拿點兒好東西,感謝人家孟家人。
白成祥將妻兒放到了孟家的牛車上,除了他們母子,還有孟家旺六歲的兒子夏至和兩歲的女兒梅花在上面,孟老太見白元風和白元雪這兩個小孩子還能坐得下,於是又將兩人也叫上去。
孟家人有雨傘,便將一把大傘放到車上去,剛好能遮住夏氏的上半身和孩子。
就這樣,孟家興趕著車在前面,孟家旺挑著擔子,其他人或提或抬著些東西帶著準備好的村民們上路了。
白家現在沒什麼家當,白成毅和白元霜都主動幫孟家分擔一些,倒是讓孟家人舒心不少。
大概是同齡人,荷花一路上倒是和白元霜挺能聊,從她嘴裡,白元霜也對他們家大致有了個瞭解。
孟家現在一共有八口人,當家人自然是孟老太。孟老大孟家興和陳氏現有一兒一女,十四歲的孟冬至和十三歲的荷花。孟老二孟家旺媳婦兒已經過世了,只有六歲的兒子夏至和兩歲的女兒梅花。
過世的孟老爺子有兩個弟弟,一個就是剛才和方氏在一起的孟二柱,有個三弟孟三柱年輕時救過一個路過安州府時受傷的行商,那人家裡有些家產,只可惜只有一個獨生女兒,便招其入贅做了上門女婿,從那以後便在潭江府了。
白元霜只知道古代的人若不是家裡實在條件不好,是不會有人願意做上門女婿的,但她也不好去多問。
好在一路上好些路段都長有林木,能給一行人遮蔭,比熾熱的陽光直射門面好得多。大概半個時辰後,大家便在林子裡休息了。等到下午最熱的時候過了,大家才上路。
這行路還是比他們當流放犯的時候輕鬆不少,至少不會擔心官差的鞭子,再受不住只要官差不讓休息,那你也就只能等著累死。不像現在的村民,孟村長覺得走的時間有些長了,便讓大家休息休息再趕路。
就這樣,大家在傍晚天黑之前在一座小山坡下落腳了。
白成祥已經割好了草鋪了一地,然後再將家裡的棉胎放上去,這樣避免弄髒。接著便將夏氏和孩子抱下了車,將他們抱到了“床上”。
雖然離得不遠的地方有條小河溝,但河水水位很低,讓想著重新編制一個簍子給夏氏補身子的白成祥很是鬱悶。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