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東方句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94章,媳婦兒,我們一起種田吧,東方句芒,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將她送到了長樂門外。滿腹心事的陳瀾在兩個宮女護持下回到咸陽宮時,朱氏和德妃的談話也已經終於結束了。兩邊匯合之後,德妃只是對陳瀾囑咐了些好好照應老太太之類的話,就派了身邊一個大太監護送了她們祖孫出宮。
從北安門出宮上了車,陳瀾扶著朱氏坐穩,見老太太面上沒了之前在人前時端著的那股沉穩氣勢,反而有些說不出的悵然,便按下心頭那一股難言的焦慮,低聲問道:“老太太還在擔心德妃娘娘?”
“怎麼不擔心……她的爹孃都已經不在了,如今襲爵的那個弟弟是窩囊廢,她耳根子又軟,又怕事,我總不能常常入宮去。你說得不錯,皇上但凡心疑她,又怎麼會讓我和你入宮探望,她是沒了先太后之後就沒了主心骨,唉”
看著朱氏那恨鐵不成鋼的樣子,陳瀾猶豫再三,最後還是忍不住把自己此前藏著的那個想頭倒了出來:“老太太,不是我多嘴,皇上不疑德妃,一來是知道她無子
陳瀾想了再想,決定還是對朱氏實話實說。正如她所料,朱氏一聽說賜婚兩個字,那臉上的喜色完全掩不住,還是礙於在馬車上方才沒有高興地笑出聲。而當聽到武賢妃對陳衍婚事的提醒,她也連連點頭,最後就對陳瀾笑說道:“阿彌陀佛,這樣我就真的放心了,但使有這賜婚二字在,還怕人將來對你不好?至於小四,賢妃說得也對,我回頭就仔細留心你這孩子果然是有福分的,不但能為家裡排憂解難,還帶挈了小四一場”
一大清早,一貫人來人往不絕的京師外城前門大街就早早地被兵馬來回淨過數次。一騎騎人從大街上飛奔而過,一次次將威國公羅明遠及其麾下五百獻俘軍士抵達何處的訊息往宮中稟報,旋即,就有一眾壯健漢子推著水車過來,沿路澆水灑地。大路兩旁每隔五步便站了一個樁子般的軍士。由各里坊老人帶領的百姓們則是站在那些手按腰刀的軍士後頭,雖則偶爾也有些微微騷動,但大多數時候都是安安靜靜,但也禁不住翹首望著南邊。
這都好幾十年沒出現過宣捷獻俘的景象了
越吉綢緞莊臨街的二樓上頭,陳瀾正和陳衍並肩憑窗而立,望著遠方出現的陣陣煙塵。自打前幾日在午門宣捷獻俘的訊息傳出之後,朱氏就有些坐立不安,最後甚至一口拒絕了鄭媽媽去打探訊息的請求,竟是讓陳瀾帶著陳衍一塊到這邊來看看究竟是怎麼個情景。
陳衍想起這幾天羅旭猶如神龍見首不見尾的架勢,又看看陳瀾眼下面沉如水的表情,再想想家裡老太太亦是坐立不安,心裡不禁直發毛:“姐,老太太究竟讓你看什麼?”
“今次是宋閣老和韓國公親率文武在正陽門外迎接,足可見威國公風光一時無二。但若是他就這麼大喇喇受了,只怕文武百官全是心懷芥蒂,到那時候情況就說不好了。”
陳瀾頭也不回地說了一句,心裡卻想起了狡兔死走狗烹這幾個字。儘管覺得皇帝對皇后有情有義,未必就是這樣的人,可更深層的直覺卻告訴她,今天若威國公就這麼回來,只怕羅家的風光真持續不了多久。而於朱氏來說,儘管羅旭曾經幫過一次忙,但不管是陳瑛和威國公的關係,還是羅貴妃在宮中的聲勢,只怕朱氏都恨不得羅家立時倒了。正因為如此,威國公羅明遠的應對方才是所有人都關注的目標。
話說回來,此次威國公回朝宣捷大操大辦,那楊進周呢?落馬河不是應該距離京師更近?
太陽早就升了起來,陳瀾站的地方正朝著東邊,因而她不得不用眼睛遮擋著夏日已經越來越熾烈的陽光,又無意識地搖著手中的團扇,即便如此,鬢角額頭仍是滲出了細密的汗珠。專心致志看著那邊越來越近大軍的她壓根顧不上去擦汗,只是探頭張望著,當發現那邊迎接的前導一行人彷彿起了一些騷動,她才忍不住一手抓住了陳衍。
“姐……”
陳衍只低低叫了一聲,後半截話就硬生生止住了。只見前門大街兩頭等了許久的百姓也起了騷動。也不知道是誰嚷嚷了一聲,一時間,一個訊息猶如旋風一般在人群中散佈了開來——威國公羅明遠墜馬受傷今日班師宣捷獻俘的乃是副將,中軍都督府右都督周同
聽到急匆匆上來的掌櫃說明了這個訊息,陳瀾不禁沉吟了起來,等想明白了不禁心生狐疑。早不墜馬晚不墜馬,偏生在快要風光進京的時候墜馬,把那御前獻俘的最大風光讓給了別人,這還真的是蹊蹺。她記得威國公羅明遠是進京之後方授的中軍都督府左都督,以國公之尊掌都督府大印,但卻應該來不及也不可能安插自己人,由此可見,那位周同應是中軍都督府舊人,而且興許還是皇帝的親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