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催生送子的符籙
東方句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3章 催生送子的符籙,媳婦兒,我們一起種田吧,東方句芒,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自打劉招弟成了周姨娘屋子裡的通房丫鬟,周姨娘那院子裡便再沒清靜過。雖然沒當成姨娘,但劉招弟也絕不讓周姨娘輕易的欺負了去。兩邊就時常吵鬧。
這些事情傳到杜氏耳朵裡,她不禁暗笑。這樣的結果早就在她的意料之中,倒是但願她們兩邊鬧得不可開交才好。
那一日在去園子裡賞菊抹牌之前,堂嫂焦氏提得那什麼她孃家侄兒願意入贅秦府為婿的話,當時她就聽出來這怕是眼前這位堂嫂一廂情願的想法。她能做得了自己侄子的主?而她那侄子是有前程的讀書人,又肯不要名聲甘願進秦家為婿?
這顯然是為了秦府的家產而來。她怎麼能同意,所以後來跟前無人的時候,她就說:“我家惠平還小,老爺昨晚跟我說了,要讓多留她兩年。所以這兩年婚事暫議。嫂子真有心的話,便叫你孃家侄兒再等兩年吧。”
其實秦達祖並沒有說過什麼婚事再議的話,她這樣說出來也只是委婉的拒絕焦氏罷了。
焦氏見杜氏這樣說,自然也聽出來了這位弟媳婦兒不情願的意思來。這令她十分失望。不過,她隨即又想,既然這婚事不議了,再住些日子,撈點兒好處回去也成。總不能白跑一趟吧。
而杜氏也是極有眼色的,在這方面拒絕了焦氏便在另一方面補上。隔了兩日,以家裡婦人們重新打首飾的名頭給焦氏和她女兒秦惠娟送了幾盒子金銀頭面首飾來,便也算安撫了這位遠道而來沒有達成目的,十分失望的堂嫂了。
後來杜氏把自己從焦氏那裡聽來的話和後面應付的手段告訴了秦達祖,他自然覺得杜氏做得對。就算焦氏是秦家的近親,她提的人各方面也和秦惠平相配,但有一點兒他和杜氏完全意見一致,就是為了錢來入贅的姑爺,再好也不能要。
劉招弟和周姨娘鬧了一兩個月後,秦達祖心煩,便不愛到周姨娘這邊了。他一不來,周姨娘和劉招弟都有些心慌,便都收斂了些,不在明面上吵鬧了,只不過暗中較勁兒。見兩個人終於和平相處了,秦達祖方重新到周姨娘這邊來,日子才又繼續如往日一般過下去。
劉招弟也常去找遠房姑媽劉氏訴苦,劉氏告訴她要忍耐著,只要她肚子爭氣,總有出頭的一日。
“可老爺來周姨娘這邊兒,那女人防著我跟防賊似的,這一月也得不了兩回寵愛,又哪有那麼容易懷上?”
“說不定恰恰是你這少寵愛的能懷上。該是你的福是跑也跑不脫的。不過,我曉得這宅子裡的女人們都要找有能耐的道婆或者醫婆弄些有益懷胎的藥喝的。你要不要也找一個?我認識一個姓馬的道婆極有能耐的。我孃家兄弟做活兒的王大戶家的媳婦兒嫁過去好幾年了,一直肚子沒有動靜,自從那馬道婆化了符賠給了幾丸藥給那媳婦子吃了,去年果然懷上了。今年初生了個大胖小子,我過年去瞧我兄弟順帶著還去瞧了一眼呢。”
劉媽媽這話讓劉招弟動了心,便忙說:“那姑姑你啥時候去幫著請來……”
想了一想又立刻補充了一句,“還是咱們去她那裡求見她算了,免得落到這宅子裡的人的眼中,不知道又得說什麼話。”
劉媽媽點頭答應了,便說那過幾日出去辦事時,叫上劉招弟一起去法華庵求見馬道婆,讓她準備好銀兩,好讓人家幫忙。劉招弟忙問需要多少銀子,劉媽媽說:“怕是至少也得十兩銀子吧?”
十兩銀子對劉招弟來說不算小數,不過這兩月來秦達祖還是前後給了她二三十兩銀子,外帶一些金銀首飾,因此她倒還能拿出來。咬了咬牙,劉招弟答應了。遂約定了幾日後一起出去。
四日後,劉媽媽藉著幫夫人杜氏給吳縣城裡幾座廟宇和道觀施捨香油的由頭帶著劉招弟出了秦府,往法華庵去。這是秦府的老例子,每月固定會給幾家常去祈福的廟宇和道觀施捨銀錢或者香油,這裡面就有法華庵。
說起來馬道婆只是法華庵的火工道姑,平日負責管理庵堂裡的香燭,但這人半道出家,肚子裡很有些俗家的念想。空閒之餘,便搗鼓些什麼催生送子的符籙和丹藥騙錢。偏偏她運氣好,替人化符送藥後,也有那麼數年不孕的婦人懷上了生了孩子。於是她這名氣就傳出去了。漸漸得就有人來找她了。
劉媽媽趁著替夫人杜氏施捨香油來到法華庵,便把自己侄女兒劉招弟帶去見了馬道婆。一個貪財,一個求子,兩邊一見即合。等到劉招弟奉上了十兩銀子,馬道婆就給了她一張符籙和幾丸藥,讓她回去把符籙化了,每次和老爺同房前,將化了的符籙的灰和在水裡,吃上一丸藥,要是快得話,百日內就有效果。
劉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