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離譜
梁籍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4章 離譜,一個罪臣和貴女的半生,梁籍,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前往豫州不是兒戲,所以車馬一路疾馳,也就只有天黑趕不了路的時候才會在驛站內宿上一晚,若是周遭沒有臨近的驛站和客棧,就會使些銀錢借宿在百姓家裡頭。
前幾日基本上天黑的時候,大家就在附近找到了歇腳的地方,基本上歇上個四五個時辰就又出發了。可臨到豫州之前,一行人卻在一個叫做丹紅寨的地方被絆住了。
正趕上陽春三月,丹紅江的碧波盪漾。
這寨子位於錦州的高山之上,山路崎嶇,按照路線規劃,一行人原先是走不到丹紅寨的。可偏偏周翦倒黴,知曉錦州的筆墨紙硯聞名天下,碰巧又瞧見了一家賣生宣的鋪子,便下馬去仔細瞧。
那家的宣紙看著便是久藏的貨,周翦只看了兩眼就想著宋裕一定喜歡,便臨時停了下來,拿了一吊錢去買宣紙,可到了鋪子後又不知宋裕到底喜歡什麼樣的,所以又回頭去尋他。
天下士子皆有一顆風雅之心。
宋裕自然也不例外。
但前幾日容妃來鬧了幾場後,他心中便總是有不好的預感。前世容妃也是這樣跋扈的性子,但那時她哥哥沒出事,她雖有過作惡的心,卻並未真的掀起任何的風浪。
可這一世不一樣,這一世的變數太多,縱然他也好,周芙也好,蔣厚也好,都重生了,可仍舊不能精準地預料到後頭會發生什麼。
也正因為如此,宋裕這幾日一直有些心不在焉。周翦熱心地邀請他下馬時,他本想著拒絕他,但礙於如今周翦已是太子,當眾折了他的臉面也不好,這才神色淡淡地下了馬,可還沒走到那賣生宣的鋪子前,就覺得額頭被什麼東西砸了一下。
低頭一看,這才發現是個繡球。
耳邊是圍觀百姓興奮起鬨地笑聲和拍手聲。他下意識地往對面的繡閣上看去,只見那繡閣邊站著一個十六七歲的姑娘,眉如遠黛,唇似丹朱。正用帕子掩面小心翼翼地瞧著他。
“兄長,你這是被看上了。”周翦也下意識地把目光投向不遠處的繡閣,然後訥訥開口。
宋裕神色一冷。
有關錦州,在上一世的時候,他就聽到過一些傳言。
說這個地方不信奉父母之命。
也不信奉媒妁之言。
他們在婚俗一事上信達達。
達達是錦州十六寨的保護神,象徵天意。
所以錦州的女兒們但凡到了該出嫁的年紀,都會從寨子裡出來,在親友的敲鑼打鼓下來到城中指定的繡閣之上拋繡球選夫婿,被繡球砸中的人,無論你是外鄉人也好,本地人也罷,都逃不掉。
“這新郎倌長得可真俊啊,看著就是個讀過書的人。”
“丹紅寨的這秀丫頭真是好福氣。”
圍觀的百姓你一言我一語,正興奮地討論著,便遙遙瞧見一男一女喜形於色地從繡閣上走了下來,粗布麻衣,三十多歲的年紀,大約是繡閣之上那姑娘的兄嫂。
“這位公子,今日我家秀衣的繡球剛巧砸中了你,那便是達達賜予你們的緣分……”
秀衣的嫂子忙笑著走到宋裕面前。
同行人的車馬皆停了下來,都又是好笑又是覺得離譜地打量著這一幕。大家都是自己人,又豈會不知道周芙同魏王背後這位宋尚書之子是有情的,風月之事,向來能讓人解乏,所以此刻,也沒人前去解圍。
“蔣姑娘。”
蔣鍈捏著韁繩正忐忑地瞧著這一幕,突然聽得身後有人叫了她一聲,回頭一看這才發現是周徵的貼身近侍陳嵩。
蔣鍈應了一聲,問,“何事?”
陳嵩似是在斟酌詞句,想了半響,又覺著不管怎麼斟酌這話說的都不太合適,可念及自家主子,又只得硬著頭皮說了,“二爺讓您務必要目不轉睛地盯著宋公子瞧,只有這樣,才能好好將今日這場戲複述給您的好友,也就是咱們的小郡主聽。”
人言否?
蔣鍈不可置信地回頭瞧著周徵,只見他此刻的眼神裡滿是戲謔,當真是一副看好戲的表情,如若他那身子能不怕上火,吃得了瓜子,怕是此刻真的會讓小廝給他備上一盤瓜子,一面嗑一面看。
“瘋子。”
蔣鍈恨恨地罵了一聲,扭過頭去繼續緊張地瞧著宋裕。
局外人替他捏了一把汗。
但局中人卻雲淡風輕地彎下腰,抬手將繡球撿起來,重新遞給了面前的這對兄嫂。
“走吧,殿下。”
宋裕溫聲開口,他神色依舊溫潤,只是眼底多了幾分清冽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