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鞘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8章,罪臣長子科舉入仕記,烏鞘,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瀕麟州本朝龍興之地,可謂天下通衢更兼險要。

這可是北方第一大城,他去那裡考解試?

“我朝有規定,二三郡邑小州若是地廣人稀,每年應科人數不滿百,便辦文牒去臨州解試,然而北方四州每次開科應試的人數加起來都不到一百人,索性太宗時期便下詔,這四個州都無需浪費物力財力單獨建自己的貢院,一齊到寧興府取試。”卓衍給兒子解釋,“到那時你便可得見真正大城氣象了。”

卓家父子正在交流璀璨未來的時候,科試場內的卷子已都交納糊封完畢,卷不過八張,又都是幾乎有標準答案的試題,朔州學正一人片刻便能批閱完畢,學錄只在一旁看著,心想不知哪張是周家小公子的。

誰知這時,提舉朔州學事司的劉溯劉大人卻走了進閱堂,眾人連忙起身朝上峰行禮。

劉溯看上去比屋裡所有人都年輕,不過三十歲上下,面白少須,然而大家皆知,劉大人來這裡外放不是他年輕有為,而是得益於他舊日於朝內的恩師佟鐸。

佟鐸致仕前曾官拜吏部尚書、同中書門下平章事、賜集賢館大學士,致仕后皇上恩榮有加,又加封了太子少傅。其曾主管吏部時便對時任翰林院校書的劉溯頗為欣賞,多有提攜。本來從翰林院出來後劉溯外放到朔州該是當個郡內的通判,然而他卻徑直做了朔州學事司的學正,三年後原任擢升提舉。

他來這裡實屬意外,科試是無需他這個學事司老大照應的,不過劉溯做官從來頗為認真,不願給恩師丟人,又聽說今年本州考科試的孩子居然有八個,創了朔州建州以來的歷史新高,於是特來巡視一番。

科試無需另任考官,州內學事司自行判別即可,劉大人來了,其餘人便讓他率先閱卷。

劉溯接過看去,手上這張卷字是不錯,然而對答略有差池,不過只錯一兩道,自是無需苛刻,便硃筆勾圈,算過了。前幾張卷子大抵如此,他忍不住感慨這地方真的不比自己家鄉青州,每年科試還得單開貢院才能裝得下一屋子小孩,個頂個答卷漂亮準確,這般卷子若是落在他老家學正手裡怕是基本要被扔出門去的。

然後,他猛然間眼前一亮,整個人都繃直了脊背。

這樣好看的字實在少見,規矩裡又透著銳意,橫豎撇捺均是勾畫有力,於孩子來說寫出這般字跡已是極難得,更別提前面小題皆是全對,後面大義誦文也遣詞成句別緻準確,便是放在學風榮茂之州與教化繁盛之地,這字與卷子也是一等一的上佳。

想不到偏遠朔州竟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女生小說相關閱讀More+

踹掉前夫後和劍靈he了

撥雲握雪

每次女扮男裝都成了白月光

南樓北望

海軍教父

洛年有知

如何折下高嶺之花

道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