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鞘提示您:看後求收藏(7. 第7章,罪臣長子科舉入仕記,烏鞘,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怖的詩詞、書經議論文和時策申論都不在這個資格考試範圍內。
每次考試後,從父親盯著自己卷子時那副欣慰滿足感動又欣賞的表情來看,自己要取得這個資格是不難的。
分析個人水平不是為了驕傲自滿,而是給自己一個確鑿穩定的心態參加考試。
卓思衡沉思後又找到了從前考試時的狀態。
荒野小路委實難行,但經過夜裡車馬驛修整一晚後,第二日牛車沒走出多遠就上了官道,路便好走許多,不到晌午,遠處的寧朔城已隱隱約約透出凝固蒼冷的面目,猶如平原上探出頭的巨人,瞭望道路上徐徐前行的旅人。
寧朔城是整個朔州三郡的唯一城池,也是朔州州府所在。
當年太【】祖武皇帝平定北方後於返雁山眺望山腳平原,與將士感慨朔州一定自此北地安寧,群臣高呼萬歲,太【】祖命人於此平原上築城為治所,賜名寧朔以示開疆武功。
經過百年風霜,如今寧朔城高大的夯土城牆圍攏荒僻州郡少有的人煙相集,巖磚壘砌的女牆和城堞之間站著持槊豎戟的軍士,城門前有護城河和土堤環繞,堤上遍種白樺、魚鱗杉與榿木,這些都是筆直高大的樹木,幾乎堪比城牆高。因是軍事要衝壘城,寧朔城設了護軍一隊十人各列城門與橋道兩側,檢查穿過城門的車馬與行人。
到城下關前,卓衍招呼卓思衡下車。
就算是前世,卓思衡也只是個十九歲少年,雖然閱歷與世故隨著重新投胎經歷豐富後再一次加強,但心性裡始終有股朝氣在,再加上從來都是好奇心極強的毛病,於是來此處後第一次見到繁華市鎮,他便有些按捺不住的歡欣雀躍,跳下車時,目光還逗留在城垣與碧空之際,心曠神怡寫滿少年青春的面龐。
少見兒子有這樣神色,卓衍也頗為愉悅,在興頭上講了些寧朔城的歷史與典故,卓思衡都聽得津津有味,聽完了,二人也過了檢查關卡入了城。
卓思衡只覺處處都是寬闊道路和熱鬧店鋪,繁華非凡,此時卻聽父親低聲道:“帝京恢弘繁華,盛此萬倍。”
老邁的聲音裡滿是愁澀和感慨。
卓思衡想安慰父親,又想自己若是考得好了帶全家回去帝京,父親才真正能夠欣慰釋然,否則此時說什麼都沒有用處。想到這一節,他便又回憶起離開勞役營時於雪中見到的那個瘦弱少年高永清,不知他在青州學業如何?是否還記得兩人臨別時共攜老父回京的約定?
州府衙門的學事司每年這幾日都因繁忙不得不另闢僚屬專辦科試手續,卓衍和卓思衡到時,朔州的學事司卻門可羅雀,甚至無需排隊。卓衍交上里正蓋過印鑑的家狀和保單,經核驗後再由卓思衡自己簽下保書,三張證紙再由打瞌睡的老學錄蓋好公印便完成了。
“不用核對戶籍的嗎?”卓思衡之前以為會很複雜,誰知竟然手續如此簡單。
卓衍笑了笑道:“考過了才要送去核對,之後再給你發籤票,作為參加解試的憑證,那時你的擔保就不是地方的官吏,而是州府裡有功名的舉人……不過朔州恐怕沒有,那便是本州命官一員保識,州府驗明,再令學事司收試留檔。科試這等小考試不必先查先驗,太過繁瑣了。”
卓思衡點點頭,心想這才像是正經考試的人員核對行政流程。
“只是那時再考,就要去……”
卓思衡邊聽邊跟著卓衍走到學事司司院門口,忽見剛才還瞌睡連天半死不活的老學錄彷彿醫學奇蹟猛地跳起,連跑帶顛出了堂,先他們一步躥出門去,打斷了卓衍的話。
身子骨挺好的啊……看來朔州雖然氣候不怎麼養生,但活少業務清閒,很適合老人家就職。
“周通判,您怎麼親自來了……”老學錄顫顫巍巍朝門外一頂剛停下還沒出人的官轎行禮,話音落後,內裡才走出箇中年官員,身著大袖官袍,頗為爽朗隨和笑道:“張學錄辦差辛苦,我帶犬子來納科試憑證,有勞有勞。”
聽對話,來人估計就是朔州通判了。
“爹,通判大概是正六品,像這種品級的官宦子弟不是可以入州學無需科試麼?怎麼還來應科試?”卓思衡不解低聲問道,誰知許久父親都沒回答自己,他收回目光去看卓衍,卻見他已是愣在原地。
此時,一個十歲左右穿著考究的小男孩從後一個轎子上下來,被喚作周通判的官員招呼他近前跟張學錄行了禮,張學錄連忙道:“周公子若想試一試伸手,便是差人知會一聲遞來家狀保單即可,又豈敢勞大人親自跑一趟……”
卓思衡懂了,大概周通判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