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孤賞月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五五一章 石達開苦練內功,回到清朝做鹽商,獨孤賞月,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雅江的航道上經常能夠看到。它們有些是去給下游的軍隊運送補給,有些是貿易的商船。

在雅江這樣水流較快的江面上還是要用汽船才好。

帆船和槳船都不方便逆流而行。

自從丁蘇吉亞的造船廠建造了第一艘汽船之後,規模就在不斷地擴大。

谷/span普通的汽船用木頭建造就好了。阿薩姆地區最不缺的就是木頭。

以前這裡的木頭還會出售到印度其他地區。

只是現在和下游的貿易斷絕了,才改為自用。

在木頭充足的情況下,建造木船的速度還是很快的。

雅江正好將整個阿薩姆地區串聯起來。

接下來,石達開還會修建到南邊以及東南邊丘陵地帶的道路。

那裡是阿薩姆地區的屏障,同時也是重要的礦產資源產地。

“文清,上次不是從咱們廣西老家引進了很多黑豬嗎?你們要擴大的養豬的規模。這裡這麼多丘陵地,都可以種上紅薯玉米,每家都養上幾頭豬。咱們的聖軍以及老百姓不能只吃糧食,也要補充肉食。你沒見他們的復興軍計程車兵,幾乎每天都能夠吃到肉食,咱們做不到那種地步,但是隔幾天還是要讓士兵吃上肉的。”

“那個董書恆不是說士兵的戰鬥力跟炊事班做出的飯食息息相關嗎!以前咱們對這一塊不夠重視,也沒有條件,現在咱們得慢慢做起來。咱們的將士幾乎沒有停止過戰鬥,咱們得想辦法在後勤上做出一些改變,讓將士們感覺到一些改變。”石達開說道。

“是,聖王,臣下會去安排的,那些老弱的印度奴僕可以讓他們去放豬、放羊的。”劉文清回道。

聖軍手中掌握著大量的印度奴僕,都是由官府管理。

這些人大部分都是陳玉成搶回來的。他們也並非全部都是青壯。總有一些老弱,這些老弱也不可能白養活者。

廣西的這種黑豬是可以跟羊一樣放養的。它們能自己找東西吃。

阿薩姆地區處在初創階段,最重要的事情還是糧食和基礎設施的建設。

至於其他的教育、醫療、工商業只能慢慢建立起來。

“文清,聖軍講武堂的房舍建好了吧。”石達開問道。

“回聖王,已經建造的差不多了,再有個半個月應該就能投入使用了。”文清答到。

石達開這兩年花了很多心思研究復興軍的模式。

他發現復興軍的軍官都需要經過軍校的培養。

他們這裡也有一些復興軍派來的教官。

這些人的不一定都具有很高的軍事才能。但是他們基本上都掌握了帶兵打仗的基本要領。

這樣的將領不一定都能夠成為名將,但是他們在戰場上犯錯的機會要小的多。

石達開自己就是一個野路子出身的將領。

他明白沒有誰天生就適合做將領。

他能夠成為太平軍中的名將也是因為前期積累的經驗。

這些經驗是都是的無數義軍用人命換來的。

而且石達開自己是很注重學習的。

作為一個將領,沒文化真的不行。

最起碼命令文書要能夠看得懂吧,這樣才能構築一個指揮體系啊。

文書作為傳令形勢總比傳令兵口頭相傳要嚴謹的多。

還有算數也非常的重要,行軍打仗,很多東西都要算好。

這個算不是神機妙算的“算”,就是計算的“算”。

他聽復興軍的軍官講,他們在軍校裡面都是要學習算術的。

所以現在有了自己的地盤之後,石達開想著也要組建一個自己的軍校。

讓聖軍的軍官們學點文化,不能總是做睜眼瞎。

陳玉成也跟他提過這個問題。

現在聖軍的軍隊大都換裝了更加現進的火槍和火炮。

已經不再需要將領們去衝鋒陷陣了。

但是聖軍中的將領很多還抱著老思想。

他們喜歡衝鋒陷陣,喜歡帶著士兵們衝殺。

他們認為衝在最前面的才是合適的將領。

由於士兵的素質太低,聖軍中甚至都很難選拔出優秀的炮兵。

因為炮兵不像火槍兵那樣,他們必須要掌握一些算術知識。

石達開準備開辦軍校還有一個原因就是當前聖軍中的山頭主義也很嚴重。

這是以前太平軍遺傳下來的流毒。

正在這時,一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三國毒士子

石壕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