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孤賞月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六〇五章 問對(上),回到清朝做鹽商,獨孤賞月,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叫他“曾剃頭”呢。這不僅僅是因為他殺的太平軍多。

事實上,他為了協餉殺的地方士紳也不少。

但是董書恆搞了那麼多的土地分給鹽丁和流民,這很明顯動了地方士紳的蛋糕。

江浙本是發達的地區,士紳的勢力更加強大,但是董書恆的身後卻始終有一支士紳的隊伍在支援他。

“曾公,我當時搞到的土地實際上大部分還是透過興修水利得來的,當時的鹽區有大量的鹽鹼地,這些地改造起來實際上並不難。這個牆角挖的實際上是當時的朝廷的。”

“當然了,這需要大量的錢。那麼這些錢從哪裡來呢?這還要感謝太平軍,因為他們在長江之上肆虐。致使商路不通。讓我們得以壟斷了跟洋人的貿易。”

“當然了僅僅有了錢,還是不夠的,最終我實際上還是動了地方士紳的餅。”

“我此時又用了一個辦法就是引導他們產業轉移。產業轉移這個詞的意思就是給他們找新的賺錢門路,也就是帶著他們一起搞洋務。”

“因為我在這裡搞了農場,大批次招募流民,還壓低了糧食的價格,這些地主士紳沒辦法從土地上賺到錢了。這些人肯定會心聲怨恨,此時我找他們一起合作辦工廠。那時候南方一團糟糕,我們生產的東西不用愁銷售,他們發現這個比種地賺錢多了,也就不再把注意力放在了這上面。”

“搞洋務,爭的利益是洋人,以前沒有工廠,這些東西都是進口洋人的,但是我們自己生產了之後,比洋人少了一個運輸的成本,所以老百姓寧願買我們的東西。加上當時南方的生產被破壞,所以我們生產的東西,在各地都非常受歡迎。”

……

曾滌生有些驚訝,不僅僅是因為董書恆講的這些東西蘊含了很深的道理。

同時也是因為董書恆竟然會將這些事情都告訴他。

“聽了總統的一席話,老夫真是茅塞頓開啊。”

曾滌生在聽的時候,也在想,當時自己是否也能夠在湘南這麼做呢。

但是他還是將自己給否定了,不說他沒有這樣的經商天賦,就是湘南這裡的情況也不適合搞對外貿易。

董書恆實際上還是利用外部力量來解決內部的問題。

當時,國內的糧食普遍短缺,饑荒是一種常態。

但是董書恆卻能夠另闢蹊徑,從南洋獲得大量的糧食。

缺錢用,那就將對外貿易給壟斷了,然後跟洋人搞貿易戰,抬高出口商品的價格。

谷/span賺取洋人的白銀。

這樣董書恆就用洋人那裡轉來的錢從洋人那裡購買武器,購買裝置。

然後與南洋的華人結盟。

當時南洋的華人在海外倍受欺辱,心中非常渴望能夠獲得母國的支援。

而那些滿清的地方官員都視他們為棄民,對他們比那些洋人還壞。薆荳看書

這時候董書恆站了出來,他的手中有實權,有地盤。

他給了這些南洋華商一些貿易的特權,換取了南洋商人的支援。

那些南洋家族不僅僅給他送人,還給他送錢。

最主要的是不斷幫助董書恆轉運糧食。雖然在這個過程中這些南洋華商也是賺錢的。

但是他們這些人卻用智慧,用自己在南洋多年經驗和人脈,保證了董書恆糧道的安全穩定。

在當時的情況下,糧食在滿清已經成為硬通貨。

當時董書恆是有多少糧食就能招到多少人。

當大家的手中沒有糧食的時候,董書恆有足夠的糧食,那就是奇貨可居。

“曾公,今天這裡就咱們兩個人,董某希望能夠跟曾公坦誠相待。實際上,董某今天過來,是有些問題想要請教曾公的。”

曾滌生抬起了他有些混濁的眼睛,看向董書恆。

今天董書恆過來之後,能夠不用自己的身份壓人,已經給了他一個好印象,這叫禮賢下士。

在剛才的聊天中董書恆也確實做到坦誠相待,所以這個時候,董書恆跟他這麼說,曾滌生倒是沒有任何理由去拒絕了。

雖然平時他喜歡韜光養晦,喜歡含蓄,喜歡將自己的想法窩在心中,閉門造車。

但是此時,不知為何因為董書恆的幾句話,他就向跟這個年輕人掏心窩子。

看樣子,他還是小看了這個年輕人。

“總統有事相詢,是老夫的榮幸。定當知無不言,言無不盡。”曾滌生起身微微躬身一禮。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三國毒士子

石壕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