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孤賞月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四十七章 少年軍校,回到清朝做鹽商,獨孤賞月,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中午的時候,董書恆讓礦上給礦工加餐,他也帶著眾人留在礦上吃飯。礦長命人買了兩頭肥豬。午飯就用蘿蔔白菜燴豬肉。主食是徐州本地的發麵大餅。
所有礦工都出來了,董書恆才發現這裡面竟然有幾十個小礦工。
“孩子,你叫什麼名字?”董書恆走向一個被煤炭染的烏黑的孩子問道。
那孩子嘴裡塞滿了餅和菜。一時竟發不出聲音。在那“嗚嗚嗚”地急瞪眼。
“你不用急,慢慢吃。”說著回頭去問礦長:“怎麼使用童工?”
礦長連忙道:“這些孩子本來就在礦上,他們有的是流浪的孤兒,有的是本來隨父母在礦上生活,父母去世了,為了養活自己或者弟弟妹妹,也只能也來礦上工作。礦內有些地方礦洞比較小,只有這些孩子能夠鑽的進去,所以礦上一直留著他們。”
這時那孩子已經吃掉了嘴中的食物,連忙跪下哭道:“大人,求您別趕我走,我很能幹的,而且我還有弟弟妹妹要養活……”
董書恆看著這個十歲左右的孩子一陣心酸。這個場景讓他想起了一部西方小說《苦兒流浪記》,自己什麼時候也成了這種吸血的資本家了。
“孩子你起來,以後你還有你的弟弟妹妹再也不用捱餓了,你也不需要在礦上挖煤,你這個年紀應該去讀書。你有名字嗎?”
“您說的是真的嗎?我看您像個大官,應該不會騙小孩吧?對了,大人,我姓郭,叫郭巖。”郭巖回答道,看不清他臉上的表情,因為他的臉上都是煤灰。
“那麼,郭巖,你能帶我去你家裡看看嗎?你可以帶走一些餅還有一小盆菜給你的弟弟妹妹。”董書恆說道。
“我真的能拿嗎?真是太感謝您了。”郭巖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郭岩心情愉快地在前面帶路。他從記事起到現在就沒吃過肉,今天第一次吃,那滋味真是美極了。現在可以讓弟弟妹妹也能吃到,那真是太好了,弟弟妹妹一定會很開心。
董書恆跟著郭巖來到了一個草棚前,這個棚子顯然好久沒修過了,好多地方的乾草都腐爛了。進入棚內一股潮溼黴爛的氣味迎面撲來,棚內的角落蹲著兩個大概四五歲的小孩,身上光溜溜的沒穿衣服,瘦骨嶙峋,卻頂著一個圓鼓鼓的大肚子,顯然是營養不良。兩個小孩正圍著棚子中間的一個小火坑,撥拉著一個黑乎乎的東西。董書恆仔細看了看,好像是一個土豆。這也許就是這倆孩子中午的午飯了。
“明兒,蘭兒,你們看哥哥帶肉菜還有大面餅給你們吃啦!”
兩個孩子看到了哥哥手中的食物也不管旁邊的生人,急忙過來,埋頭吃了起來。稚嫩的小嘴咬起大餅還很吃力,但是這不妨礙他們吃得津津有味。
吃了一會兒,兩個孩子才抬起頭露出小臉對郭巖說道:“哥哥好吃,哥哥好吃!”
董書恆退出了棚子,把空間留給兄妹三人。
“範經理,回頭把幾家礦上的孩童送到高郵。我要成立一所少年軍校,一個大型孤兒院。以後所有的孤兒大些的送入少年軍校,小的送到孤兒院。嚴先生幫我記一下,等回到高郵,由行政總署下令江北各地官府將孤兒送到高郵。以後這些孤兒院的孩子年滿八歲都送去少年軍校學習。我來養活他們,我們就是再苦也不能苦了下一代。”
“總統真是宅心仁厚,此舉大善。”嚴仕坤由衷地讚道,好聽話大家都會說,但是真正做的沒幾個。儒家講要老有所依,少有所養,可是那麼多有錢計程車大夫誰會去收養那些孤兒呢!
少年軍校在德國、日本都存在過,為兩國的軍事力量發展提供了巨大的幫助。董書恆知道後面很長時間世界都會處於戰亂之中。他現在的計劃是完整地接收清廷的版圖,但是他並不滿足於此,華人如此大的人口基數,不應該只有這麼一點生存空間。
因此,今後很長時間,軍事建設都是第一位,經濟建設也要為軍事服務。大規模建立少年軍校,一方面能夠拯救清廷天災人禍製造的大量孤兒,另一方面能夠為未來的規劃儲備大量的人才。
當然,董書恆並不是要讓這些孩子長大了都為自己戰鬥,成為自己野心的炮灰。他將要建立的少年軍校,僅僅是指在管理上實行軍事化,這些孩子在接受了一定的基礎教育之後,會根據自己的愛好特長學習不同的專業。他們可能會失去普通孩子快樂的童年,因為他們要在最短的時間內接受大量的知識和訓練。時不我待,不光是這些孩子,就是大人包括董書恆都要爭分多秒。這個國家過去幾百年在發展上欠下的債太多了,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