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孤賞月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五一章 穿越的高考,回到清朝做鹽商,獨孤賞月,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好東西!”說著帶著二女順著味道找了過去。

果然,在街道的一角,董書恆看到了一個平板車做的攤子。

攤子很小,就一個小火爐,底下可以燒木柴,爐子上有個鐵鍋,鍋裡面是農家的菜油。這會兒沒生意,攤主將柴火給撤掉了。

爐子邊上是一個木頭臺子,臺子上的竹簍子上整齊地碼著黑乎乎的東西,一塊一塊,整整齊齊。

“大爺,幫我們來三串炸臭豆乾。”

“好嘞,這位少爺,您稍等。”

說著,老漢將木柴又加進了火爐中,就著底下的底火,一會兒火苗就竄了上來。

這時。攤子邊又來了一男一女,都是長的極為精悍。

“這位少爺先讓我倆來兩串吧,我們趕時間。”

董書恆無奈地笑了笑,說道:“好吧,我請了!”

“多謝!”

這兩人自然是內衛扮的。

董書恆也沒有怪罪他們,這些人都是為了自己的安全。

而且董書恆自己也是很怕死的。像這樣的微服出巡,他已經很少做了。

老頭,見顧客沒有爭,就安心地做了起來。

這竹簍子上擺著的臭豆乾,成色非常好,可見發酵得很到位。

“老大爺,您是徽州過來的嗎?”董書恆問道。

做這種發酵的東西,臭豆腐,臭鱖魚什麼的,一般都是安徽那邊的人擅長製作。

皖南那裡丘陵地形,潮溼多雨,有利於食物的發酵,才能做出那麼美味的食材。

只有那樣的環境才孕育出那樣的美食。大部分美食的產生都跟當地的環境有關係。

“這位少爺真是好眼力,老漢早年確是從徽州逃荒到的江寧。靠著這個手藝才在城中安了家。以前的江寧多是達官貴人,經常會有廟會,老漢就到處趕著去擺攤子。”

“一會兒您嚐了老漢的手藝就知道了。”

“不用嘗,我一看您這個臭豆腐的成色就知道好吃。”董書恆笑著說道。

“少爺,莫非也是徽州出來的?”

“啊?不是,我只是好這一口而已。”

兩個女孩似乎沒吃過這東西,看著有些發怵。但是當著老漢的面又不好意思說出來。

董書恆看出了她倆的顧慮。

“你倆別怕,這東西,你們現在聞著味道怪怪的。等會兒嚐了就知道了,那是味中極品,其實就是豆腐經過發酵坐成的,醬油還是黃豆發酵做出來的呢,你們平時不是照樣吃嗎?”董書恆回過頭去跟兩個姑娘小聲地嘀咕道。

這個時間,老人的油鍋已經燒熱了。兩個內衛站在靠近鍋前的位置。

只見老漢拿起一根竹籤,很熟練地從臭豆腐的側面穿了進去,一根竹籤上剛好串上五塊臭豆腐。

臭豆腐形狀扁扁的,從側面穿上去,正好將最大的那個面對著外面。

油鍋中用的油是菜油,在長江沿岸種植油菜的農戶比較多。

大家大多使用邊角地、或者是不好種糧食的河灘地種上油菜。春天的時候到處都能夠見到一片片的油菜花,算是江南的一道美景。

菜油的味道很濃郁,用來炸臭豆腐可以賦予臭豆腐不同的風味。

第一鍋,老漢炸了四串,全被兩個內衛要了過去。

只見這一男一女,一手一串,左右開工,燙的嘴巴子都張開了直哈氣,但是嘴巴還是不受控制地咬向下一塊。

看得董書恆忍不住流口水。二女沒吃過,還沒啥感覺,但是董書恆可是嘗過那東西的滋味的。

還好,老師傅已經在做第二鍋了。

這個鍋子不大,一次只能夠炸四串。

兩個內衛坑次坑次地吃好了,滿足地走到了一邊。

完了還不忘對董書恆點了點頭。

董書恆懶得理他倆,兩隻眼睛目不轉睛地看著老人家用一把竹夾子給臭豆串翻面兒。

“老人家,您在這擺攤,生意怎麼養?”

“還好,不過我家裡面好幾張嘴要養活。”

“您老這個年紀,家中應該有壯勞力啊?”

董書恆看這老漢的年紀也有五六十歲,在這個年代,算不得小了。

“嗨,別提了,我那兒子前幾年被拉了壯丁,也不知道哪裡去了。”老人顯然說到了傷心處,不自覺地低下頭,不過倒是沒有眼淚。

“還好,我那兒媳婦能幹,之前被關在女館,現在人放回來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驚!我成了女頻文主角

魚刺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