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孤賞月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四四章 各方形勢,回到清朝做鹽商,獨孤賞月,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石達開沒有慌,進入了廣西之後,他不知為何心中就衝滿了底氣。
現在手下計程車兵增多了,石達開從原來的老兄弟中又提拔了一些人上來。
其中表現最突出的一個就是小將陳玉成了。這個小將不到二十歲,但是十四歲就參加了童子兵,年紀輕輕的就已經算是太平軍中的“老兄弟”了。
他原名喚作陳丕成,跟隨石達開轉移廣西之前已經是一名旅帥了,作戰指揮頗有章法,深得石達開的喜愛,故封其為點檢,賜名玉成。
太平軍立國時五王,現在就只剩下翼王石達開了。按照他們的說法是,天父諸子中僅剩一人在人間。
有人請石達開繼天王之位,但是石達開卻說天王之位是天父指給二哥一人的。
手下依然勸他,其他諸王不在,再稱翼王不大合適,而且也不適合統領全軍。
既然不稱“天王”,要不就改稱“太平聖王”。石達開這才應允,於是石達開在桂林改稱“太平聖王”。
他當著三軍的面立誓要帶著他們開闢新的天國聖地。
“聖王萬歲!”聽著底下士兵們山呼海嘯般的聲音。石達開再次擁有一種意氣風發的感覺。
這種感覺跟他當年離開太平村時候的差不多。只是這次他是那個唯一的王,他身邊的四個兄長都已經不在了。
石達開進攻勞崇光之前,留著陳玉成駐守黃沙關,防備湖南方向的湘軍進攻。
面對湘軍的來勢洶洶,陳玉成沉著應對,利用關城拖住敵人。
湘軍使出誘敵之計,陳玉成雖然年輕卻能夠經受得住誘惑,依然堅守不出。
石達開分給陳玉成的手下多為新人,戰力相比太平軍老兵差距很大。
不過陳玉成覺得老兵當初也是從廣西走出去的新人,同為兩廣之人。這些人只要多經受過幾次戰爭的洗禮同樣能夠變成百戰精銳。
陳玉成雖然守住了黃沙關,但是這裡只是一條路上通道。
湘軍的水師在大將楊嶽斌的帶領下沿著湘江溯流而上。
石達開的手中暫時還沒有水師。為了防止被湘軍抄了後路。陳玉成只得帥軍退守全州。
全州扼守著湘江、灌江、羅水的交接處,位置非常的重要。
陳玉成自知不能再退,於是命人在木船之中裝入巨石,停在江中,然後鑿沉船隻,以堵塞江道。
全州城依江而建,陳玉成又讓人將城中火炮全部搬到對準江面一側城牆之上。
以全州城牆跟江面的距離,這些火炮的射程剛好能夠封鎖住江面。
當楊嶽斌率領湘軍水師到達全州的時候,當即被河道中的沉船擋住了去路。
楊嶽斌命人下水移開沉船。此時城牆的火炮開始發威。
湘軍開炮反擊,但是船上火炮沒有城牆上的火炮口徑大,而且城牆的火炮居高臨下,所以湘軍處於劣勢。
在損失了十幾艘戰船之後,楊嶽斌無奈只得退到下游。湘軍的陸師在湘江下游登陸。
從陸地上前往全州發起攻擊,雙方在全州激戰。
得知訊息的石達開,放棄了攻打梧州的機會,率領主力回防桂林。
湘軍見太平軍主力回防,且兵力遠遠超過自己,主動放棄了攻打全州,沿著水路又退回湖南。
就此,石達開在桂林站穩了腳跟。廣西巡撫勞崇光退守梧州,大量徵募團練,一邊做好防守準備,一邊向兩廣總督葉名琛求援。
葉名琛沒有想到兩廣剛剛鎮壓了天地會起義,又將迎來戰火。
結果已經被打散的天平軍,又回到了廣西,還是太平軍中剩下的最強的一支。這還讓不讓人消停下來了。
還好葉名琛的手中還有一支廣東新軍。
不過現在看來這支新軍的數量還是太少了。要去鎮壓廣西的太平軍,這點人過去肯定是不行的。
於是葉名琛找來了吳健彰,這新軍本來就是吳健彰弄出來的,現在要擴軍還是要讓他來想辦法。
吳健彰一聽是這事兒,心中早就樂開了花,他一早就盤算著怎麼擴軍呢!
從董書恆那裡,他就學到一點,那就是手上有槍,心中不慌。
不過原來他也只敢成立五千新軍。
一來,他不想太招搖,像董書恆那樣跟朝廷都翻過臉的自然是無所謂。
吳健彰雖然是廣東的地頭蛇,但是他現在還是不敢跟清廷翻臉。
他可沒有董書恆那樣的自信,在他心中清廷還是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