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孤賞月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三三章 演講,回到清朝做鹽商,獨孤賞月,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第二天,眾人得到了的訊息匯總的到了季明山那裡。
綜合分析的結果是聯軍與沙俄之間短時間內不會媾和。
這是好訊息!
王韜在歐洲已經小有名氣,歐洲人將他當作瞭解中國的一個視窗。
今天,他按照約定來參加一場外交酒會。此時的西方人,尤其是在維也納,人們習慣透過酒會來進行非正式的外交交流活動。
這是貴族之間的習慣。
歐洲的王室之間全部都存在著千絲萬縷的關係,可以說他們都是親戚。在他們看來外交活動就跟走親戚差不多。
今天,王韜是應奧地利外交大臣鮑爾邀請來參加這次外交活動。
王韜為了參加聯軍的談判,最近和奧地利的外交大臣鮑爾走的很近。
而奧地利人似乎也很想接近華夏。
據說約瑟夫一世陛下,希望能夠與華夏之間建立直接的外貿聯絡。
奧地利的對外貿易活動一直是一個硬傷,他們沒有完全掌控的出海口。
如果直接進行遠洋貿易,需要透過多瑙河進入黑海,再輾轉地中海。
而奧地利是封建貴族體制,對於來自的東方的茶葉、絲綢、瓷器等商品的需求非常大。
英法幾乎壟斷了與東方的貿易。約瑟夫不想看到奧地利人的錢袋子被英、法剝削一層。
他知道普魯士自從去年跟這個遠東的大國建立了良好的關係之後,對外貿易額一年時間就增長了百分之五十以上。而且普魯士的遠洋商船可以直接從華夏進到需要的商品。
他們甚至可以將這些商品轉賣到中歐和東歐地區,甚至是奧地利都要從普魯士購進中國的商品。
絲綢和茶葉都是貴族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兩樣東西。
這讓與之是近親的奧地利羨慕不已。
因此這次王韜到了維也納展開活動之後,約瑟夫一世命令他的得力干將鮑爾一定要利用現在這個機會搞好和華夏之間的關係。
鮑爾是一個出色的外交官。這次克里米亞戰爭中,他在聯軍與沙俄之間搞平衡,為奧地利爭取了很大的利益。
他既同英法之間保持友好的關係,居間調停;又遊離於戰爭之外,以保持對俄國的迴旋餘地。
奧地利在克里米亞危機發生的頭一個月裡,盡一切努力來促使俄國主動撤軍,但是沙皇沒有任何反應。
隨著戰爭的深入,奧地利外交的脈絡也越來越清楚:首先,爭取德意志內部的支援,特別是普魯士的支援,以此來增加對俄外交的砝碼。
1854年4月20日普奧簽約,普魯士在條約中申明:如果俄國拒絕從多瑙河下游兩公國撤軍,就支援奧地利對俄作戰。
在普魯士的支援下,普奧盟約在德意志議會中強制透過,整個德意志都承諾在多瑙河問題上支援奧地利。
其次,逐步靠近並最終加入英法聯盟。
1854年8月8日,在英法的支援下,奧地利透過了對俄極其苛刻的“維也納四點”,但俄方對此無法接受。為了迫使俄國就範,奧地利於10月22日宣佈軍事動員,並於12月2日加入英法同盟。
儘管奧地利參加了英法同盟,但鮑爾卻讓奧地利遊離於戰爭之外,以保持它對俄國的迴旋餘地。
同盟條約中奧地利只是允諾在外交和政治上支援英法,卻沒有作出軍事承諾。
不僅如此,當英法和俄國在戰場上形成僵局之際,奧地利以是否結盟為要挾,迫使英法在近東和義大利問題上向它讓步。
首先,英法預設了奧地利違反其利益私自佔領多瑙河兩公國的事實。
其次,在奧法結盟的同時,奧地利要求法國作為回報允諾保障在義大利的安全。
1854年12月22日法奧簽訂了一項議定書,雙方同意確保義大利的現狀。
到目前為止,戰爭的結果對奧地利十分有利,奧地利沒有承擔戰爭的風險卻可以享受戰爭的成果。俄國已經從巴爾幹地區撤退。
現在只要消除沙俄在黑海地區的海軍存在,奧地利的目的就全部達成。
從當時看來,奧地利的外交似乎獲得了巨大的成功。
“鮑爾阻擋住了俄國但又不危及奧地利的強國地位。”
“這樣的成就即使是在梅特涅時代也是不可想象的。”
……
這樣的話語都相繼出現在報紙費。
梅特涅是奧地利歷史上最有名的外交家。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