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孤賞月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八八章 考試選官,回到清朝做鹽商,獨孤賞月,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同時也是告訴刺客什麼時候去哪裡動手。
小會議室內,此時淮海軍的高層基本上都已經到位了。
“恭喜總統得勝歸來!”見到董書恆進來,曾憲風帶著眾人起身說道。
“好了,大家坐下吧。你們的恭喜我接下了。但是接下來可是有大把的活等著你們去做。”董書恆對眾人說道。
“總統放心,事情都安排好了,派到兩省的官員名單我們這邊已經擬定好了,您批了之後,人就可以出發。”
“嗯,等他們出發之前我跟他們說幾句話。”
董書恆這邊有個不成文的規矩,就是地方官員赴任之前都要到他這裡談一次話。
董書恆實際上也沒多少事情要交代,只是覺得應該混個臉熟。
還有就是當那些地方官員到了地方後,人家問他總統長個啥樣子?他不至於都說不出來。
“是,我會安排的。”
“曾總理,我最近有個想法,說給你們聽聽。你說我們要不要仿照科舉考試,開展一次選官考試。”
“總統的意思是我們也開科舉?”
曾憲風以為董書恆這是準備稱帝了。
作為一個傳統文人,他是支援董書恆以後稱帝的。
但是他們當初的制定的策略是“緩稱王”的策略。
這個時候開科舉,似乎有些早了。
“不是科舉考試,就是選官考試。也不要求有功名,只要是讀書人就可以參加。”
“考試分為兩個環節,一個是筆試,一個是面試。”
“筆試分為兩個部分,一個是行政能力,考解決問題的能力,另一個是申論,大致就是寫一篇政論文章,這個和朝廷的科舉差不多。”
“面試的話,就是看考生的應變能力,以及交流能力,還有品行、儀表等等。”
董叔恆這麼一說,底下的人大概就明白了。
董書恆是想從新開闢一種選官考試模式。
“總統,您這是要改良科舉?”
“算是吧,你們到外面先不要說。我準備以後就用選官考試替代科舉考試。”
“我們現在軍政府模式就是以後華夏的政府模式。”
“沒有官吏之分,官員要從基層做起,所以我們需要的官員數量會翻上好多倍,相應的官員的也沒有那麼高。”
“所以,科舉考試根本無法滿足我們的需求。”
“另外,我們還需要很多專業性的政府工作人員,比如老師、警察、法官,這些人甚至是要由專門的學校培養分配。”
“以後我們選官就兩個途徑,官員選拔考試加上院校培養分配。”
“總統應該是早就有這方面打算了吧,怪不得成立了那些專業院校呢!”曾憲風想到,他對董書恆又佩服了幾分。
做事能夠提前做準備,這說明總統心思縝密。
大家對董書恆的提議都沒什麼不同意見。
“總統,我們現在佔據江南五省之地,這五省都算是人文薈萃之地,讀書人甚多。確實可以如總統所說公開招募官員。”
“不然這些讀書人,藏在民間也是一種浪費,甚至會有人因為斷了為官的出路,生出怨懟之心。”曾憲風捋了捋鬍鬚說道。
作為一個屢試不第的舉人,曾憲風在這方面可以說有切身體會。
滿清為官的門檻太高了。雖然舉人就能做官,但是進士還有那麼多在等著選官呢。
多少人讀了一輩子書,卻是一點都派不上用場。
像董書恆這麼設定的話,無疑是降低了選官的門檻。
“是的,當年那洪秀全不就是一直考不上舉人,就心聲怨恨,起兵造反的嘛!”這段洪秀全黑歷史,知道的人不多,當初還是董書恆告訴手下這幫子人的。
“不過,總統,有些有功名的讀書人心中未免會不開心。”
“呵,咱們也不是朝廷,自然沒必要認朝廷的功名。不過等過幾年書院畢業的學子多了,我們可能要將書院畢業生這個條件加上去。”
眾人一聽,心中明瞭,以後這書院的地位必將水漲船高。
“寧部長,你們教育部要想辦法多建一些高等書院了。”董書恆對教育部長寧利文說道。
淮海軍以前的教育部由魏源負責,但是魏源已經算是退休了。
主要是老魏要專心於淮海書院的事。同時他還要完善復興會的政治理論基礎。
所以教育部長就交給了年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