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孤賞月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九八章 叛變,回到清朝做鹽商,獨孤賞月,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不一會兒潘起亮和鵑兒一起過來了。
“昨晚你倆在一起嗎?”董書恆假裝正經地說道。
潘起亮沒反應過來,直接回道:“剛開始在一起,後來我們就在營寨睡覺了。”
能說出這樣的話,完美的詮釋了什麼是一個二五仔鋼鐵直男。
聽了潘起亮的話,董書恆和魏玉祥都沒忍住哈哈大笑。
鵑兒柳眉倒豎,狠狠地瞪了一眼潘起亮。
然後抬起自己穿著小牛皮靴子的腳,一腳跺在潘起亮的腳指頭上。
“哎呦,孫營長,你幹啥?”潘起亮被疼的大叫一聲。
然後就見鵑兒紅著臉跑進了小別墅。
“總統,我做錯了啥?”潘起亮不解地問道。
“哦,起亮,你沒錯,錯的是你們警衛團的文化教員。”董書恆忍住了笑,嚴肅地說道。
邊上剛忍住笑的魏玉祥再次大笑了起來。
“總統,魏侍從似乎有點問題,是不是騎馬給顛的,我們騎馬都是屁股出問題,他為什麼傷在腦子?”潘起亮一本正經地說道。
這次只有董書恆在笑!
這只是早晨小小的一個插曲而已。
太行根據地的總部,現在幾個負責人都聚在這裡。
他們分別是副司令彭書才,這是天地會的一位老人,一直就在呂飛燕的身邊輔佐。
還有縱隊參謀長閆豐,這是董書恆從總參派過來的,以前是總參的參謀。
還有太行根據地行政總署的長官吉國文,他負責整個太行根據地的行政工作。
三人現在對太行根據地的瞭解比呂飛燕掌握的要更加的詳細。
畢竟呂飛燕已經有一段時間沒有過問政事兒了。
而且她只是總抓,而這三位可是具體的負責人。
站在總部辦公大院的門口,三名太行縱隊的高層早已經從總統突然到訪的震驚當中清醒過來。
見到董書恆帶著幾名隨從從遠處走了過來,三人也帶著工作人員迎了出去。
許久未見,董書恆和三人紛紛握手,握手之禮是董書恆在淮海軍中推廣。
除了跪拜之禮被在官場廢除,只能夠用在祭拜祖先或者跟父母長輩見禮,其他的比如鞠躬、拱手之禮都被儲存了下來。
但是在淮海軍內部人員之間通行的還是握手之禮。
董叔恆的解釋是,手連線著人的內心,握手就相當遠彼此交心。
看到了董書恆的臉色溫和,眾人終於打消了疑慮。
確認不是因為太行這邊的工作出現了紕漏。
“歡迎總統到我太行根據地視察。”負責行政工作的吉國文代表眾人出來對董書恆表示歡迎。
大家一起進了總部的會議室。
接來就是彙報工作的環節。有些內容董書恆已經知道,但是都不是很詳細。
其實董書恆最想知道的就是現在他們彙報的這些數字。
因為數字更具體、明確,基於數字做出的決定才是最科學的。
短短一年時間,整個太行山區的人口由原來的一百一十多萬,發展到現在的兩百多萬,耕地面積增加了三倍。
在冊的民兵五萬餘人。正規軍隊四個團,還不包括輸出到北方的一個騎兵團。另外還有兩個二線的守備團。
建成使用的煤礦達到了十二座,煤炭產量超過十萬噸,建成鋼鐵廠兩座,年產鋼鐵超過一萬噸……
在四周被清廷包圍的情況下,太行縱隊這裡能夠做到這樣的程度已經算是不錯的成績。
中午的時候,董書恆跟總部的幾位一起吃了頓飯,下午又去參觀了小鎮上的幾個工廠。
小鎮上的工廠大都是兵工廠、食品廠還有被服廠。主要是給軍隊服務的。
鋼鐵廠一般都是建在煤礦或者鐵礦廠邊上,自然不在這個山谷。
董書恆給他們提出了在井陘道上建造鐵路的設想。
以後統一全國的之後,這條鐵路只要直接向兩端延伸就好了。到時候太行山就再也不是天塹。
而且有了鐵路,太行山內還有山西境內的煤礦資源就能源源不斷地運出去。
董書恆的意思是現在就可以利用山中的鋼鐵廠自產鋼軌,提前開始建設。
雖然要準備跟滿清打仗,但很多工作都可以同步進行,沒必要一定要等到打仗結束。
滅清只是淮海軍踏出的一小步。
董書恆對周圍的人灌輸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