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孤賞月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四六八章 緬甸起兵,回到清朝做鹽商,獨孤賞月,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移民工作的大好局面讓董書恆對於國外的佈局更有信心了。

董書恆知道無論什麼時候,人都是最重要的。

蒙古帝國當年佔領了大部分的歐亞大陸。

可是現在呢?

中亞、西亞以及東歐地區哪裡還有蒙古人的影子。

就連原來的西伯利亞地區,蒙古人都已經沒有幾個了。

為什麼會這樣?曾經通知過的地方竟然沒有留下一點痕跡。

那是因為蒙古人只是野蠻地統治當地,並沒有動那裡的基礎。

所以突然有一天,蒙古帝國的統治崩塌,他們留在當地的除了歷史書上的批判之外,沒有任何的痕跡。

要是當初蒙古帝國能夠將蒙元統治下的龐大的漢人人口遷移過去,改變當地的文化和人口結構。

說不定,他們的統治時間還會長一些。

當然了,這是不可能的。蒙元也沒有將漢人看作是自己人。

所以董書恆不會再次犯這樣的錯誤。

復興軍統治的地方一定是要推行華夏的文化的,一定是要以漢人為主要的人口組成的。

滿清的所謂“康乾盛世”為董叔恆留下了龐大的人口基數。

區區紅薯、土豆等高產作物都能夠人華夏的人口翻上好幾倍,達到歷史之最。

董書恆相信在擁有了移民福利政策,在過上了溫飽的生活之後,華夏一定會為他提供更多的人口資源。

董書恆的整個大計劃能否圓滿實現,二十年內必然見分曉。

因為二十年後新生的一代即將成長起來。

……

在得知道國內派遣的援軍之後,英印殖民當局現在全面轉入防禦階段。

石達開依然在鞏固自己的根據地。

英國援軍即將到來的訊息也被複興軍傳到了石達開的耳中。

考慮到敵人的兵力。石達開也對手下進行了的擴編。

原本的四大營——青龍、朱雀、白虎、玄武四營擴建為四大軍團,每個軍團都將達到兩萬人。

這八萬人將是太平聖軍的主力野戰部隊。

另外,在後方,太平聖軍採用了全民皆兵的形式。

組建了一隻十萬人的後備兵隊伍。這其中也吸收了很多當地的阿薩姆人青壯。

石達開給出了很優厚的條件,家中出一人為後備兵者賜兩名印度賤民以及五十畝地。

那些正規聖兵的獎勵就更加的豐厚了。除了聖王賞賜的每人四個印度賤民以及兩百畝土地以外。

這些人還可以將戰場上繳獲的人口和財物留下一部分。

他的戰功還能夠另外兌換土地。

太平聖軍已經建立了一整套軍功制度。以鼓勵聖兵們英勇作戰。

石達開吸取了洪秀全失敗的教訓,對底層的聖兵非常厚待。

家中有印度賤民負責種地幹活,這些人就能夠放心地到聖軍之中服役,而不用擔心家中人的生活。

這些後備兵平時除了訓練就是看管那些印度賤民勞動。

其中的產出就是聖國的收入來源,這部分產出主要為了滿足聖國治下軍民的生活需要。

石達開目前最主要的收入來源還是從的印度恆河地區的掃蕩所得。

據說,陳玉成在恆河地區的一個印度人的神廟之中光黃金就發現了幾十萬兩。

大家都沒有想到印度地區藏著那麼多的財富。

這一點英國人就做的不夠專業,他們殖民印度這麼多年了都沒有發現這些黃金。

這次事情讓陳玉成的手下養成了一個習慣,只要佔領了像樣的神廟就一定要挖地三尺。

不過這也讓當地人對太平聖軍的反抗更加的激烈。

當然,這些反抗根本就被太平聖軍的無視。因為反抗只會換來更加殘酷的鎮壓。

反正陳玉成就沒準備佔領當地。他們到這裡就是為了掠奪。

現在,這些印度人才發現,原來英國人還是比較溫和的。

時間已經進入四月份,印度的雨季即將到來。

到那個時候,陳玉成就必須要退回去。

石達開還有一個優勢就是即使是擁有這麼多的金銀,他也不用擔心通貨膨脹。

因為他的錢都是在復興軍那裡花掉了,而不是花在阿薩姆地區。

阿薩姆那麼點地方,生產的東西本來就有限。

石達開在當地就是想花錢也花不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穿越之嫡女太囂張

夏日粉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