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對601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41部分,血寶狂歌,絕對601,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話離對面的距離倒是差得不多。可惜是大石塊疊壘起來的。
“這樣的柱子自己也壘過,小時候搭積木時壘過。”柳兒心裡在自言自語,“好像老爹也陪在旁邊,邊壘邊給自己講什麼來著……”
柳兒猛然坐了起來:“以點貫力!”
“以點貫力”是魯家的技法,但它不屬於六工中任意一工,而是屬於六工之外一個輔助工種——小工。小工是穿插在六工之間遞物傳具、和泥運料打下手的,這一工擁有的技法很少,而且和魯家巧妙技藝都有著很大差異,不是《班經》所傳,完全是後輩人才自己領悟總結出來的。
“以點貫力,力成一線,形似不實,不輸疊面。”這是疊壘時的口訣。其實從力學上來理解就是將重心貫穿成一線,從而保持整體狀態的平衡。
當然,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要運用“以點貫力”的方法將石頭磚塊壘起來並不是很容易的事,壘起來後還要做到看著搖搖欲墜,其實堅固無比就更是難上加難。疊壘這裡兩根柱子的應該是高手,經歷了這麼多的歲月年輪,它們還可以掛住魯天柳身體蕩過,並且紋絲不動,說明此處運用的“以點貫力”手法已經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
可是從這裡的兩根柱子從結構和堆壘的接面來看,不應該具備非常牢固條件。莫非是接面上採用什麼特殊材料粘牢了?不會,老祖們不會用這樣的簡單的法子,要麼就是用的槽扣榫接這一類的手段,可也不對呀!石頭不像木材那樣具有韌性,不但榫扣兒難做,就是介面卡頸也易碎易斷,是很難採用這種手法的,要麼……
柳兒心中想著,便順著自己的思路把目光在石柱上掃視,當停留在剛才掛住“飛絮帕”的位置上時,突然有了發現。那裡有一道白色,鑲嵌在綠色的青苔層中很是顯眼。那應該是自己“飛絮帕”鏈條刮劃出來的,可石柱沒有青苔覆蓋地方的石頭顏色不明明是深褐色的嗎,這裡怎麼會出現白色的?
柳兒站了起來,來到石柱的根腳處,在那裡的草葉間找到一些褐色的碎石片和白色粉末。柳兒用手指沾起一點白沫,觸覺給她的感覺是有些溫暖,那些白沫帶著少許的溫度。放在自己鼻子下,她聞到了一種熟悉的味道,建宅子時定基、去晦、粉刷都可以聞到這樣的氣味——那是石灰,白色粉末是石灰,而且是生石灰。因為只有生石灰的粉末沾上雨後草葉上的水分才有可能發熱產生溫度。
煤礦、水晶礦、石灰岩礦中有種叫做“芋艿礦”的,就是煤呀、石灰呀都被其它沒有用的石塊包裹隔離,開採出來都是小塊狀的。這種礦藏費力極大,獲利極少,一般都視為廢礦不作開採。而這裡的石柱竟然就是這種礦裡的礦石,並且還將外包的無用石層鑿削為很薄的一層。最為難得的是這裡岩石中包裹的竟然是天然的生石灰,根本不需要再次煉製,也不知道祖輩人是打哪裡淘來這樣的怪異玩意的。
這東西一蹊蹺,也就意味著它有什麼獨特的作用。兩石柱佇立在這裡這麼些年,無損無破,這是明白地在告訴柳兒,其中的秘密還未曾被人發現。
柳兒回身縱跳到另一邊,那邊的石柱看起來與這邊的沒什麼區別。柳兒從揹包裡拿出一根白錳精鋼磨製的“垢剔”(闢塵一工中用來去除縫隙中汙垢的工具,像小的尖頭扁籤)。柳兒用“垢剔”的寬尾在石塊山橫著密密地劃了好多道,又在這些道道上豎著密密劃了許多道,石屑亂飛之後,這一橫一豎就隔出許多細小的方格。再用“垢剔”的尖頭挖撬這些方格,並逐漸擴大範圍和深度,在所有方格才挖撬到一半時,就已經見到石層下的白色。這種剔石的方法,可能只有柳兒這樣既細心又耐心的坎子家女娃兒才用,因為這樣的手法是可以避免帶動弦扣。
柳兒用尖頭挖出一點白色放在鼻子下,味道清晰地告訴她,這不是石灰。那這是什麼?柳兒詫異的同時還有種興奮。如果這裡也是生石灰或者索性就是一般的石頭,那麼還存在偶然的可能。現在不是,而是另一種白色礦石,也就可以斷定這是有意的設定,奧妙無窮的設定。
既然是設定,就肯定有機栝。從柱形構架的坎面來說,一般機栝都會放在根部。疊壘型的柱形則是根部往上第二塊的位置。柳兒開始用“垢剔”的寬尾仔細小心地清理掉第二塊石頭上的青苔和泥垢。
沒找到機栝,另一邊也一樣。
只是發現了一條很自然的裂紋,另一邊也一樣。
雖然是條很難發現的細小裂紋,卻斷在一個極為重要的位置。柳兒用“伏龍探根”和“指度”的方法辨查了一下,發現那裂紋是整個柱子“以點貫力”結構最輕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