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疑一切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11部分,新世界1620,懷疑一切,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男爵閣下,不用急,我可以告訴您一個好訊息。”蘇子寧此時插了進來,從女秘書手裡接過了一份裝訂地異常整齊的外交檔案。“經過我國國會和商務部批准,我國與西班牙王國可以簽訂一份‘加勒比貿易合作協議’。”
“這份貿易合作協議,讓兩國的加勒比地區貿易往來可以享受諸多的減稅政策和區別對待。例如軍火這樣的特殊商品,國會只對歐洲大陸進行軍火出口禁止,可沒有對加勒比海地區禁止啊。這樣的話……”
蘇子寧欲言又止,笑得頗有內涵。
中華美利堅共和國的國際貿易稅收體制可比歐洲強太多了,歐洲傳統的船貨稅,單純以船隻噸位和貨物重量計算,而在百慕大雙灣市,僅船貨稅的細節就多了去了。更別提按商品分類定義的進出**易稅,小的地方“減稅”那麼幾樣,幾乎無關痛癢。
迪亞茲男爵等西班牙官員微微一愣,又迅速明白了其中的深意,一個個終於露出了欣喜的表情。
一場外交談判終於在主客雙方融洽的氣氛中結束了,雙方就互相關心的話題進行了深入討論,並簽訂了大量經貿互助協議,更對兩國關係的發展提出了許多有前瞻性的意見……
“上個季度,米穀透過‘走私’,向西班牙和神聖羅馬帝國出售了3000枝燧發步槍。下個季度開始,對西班牙的軍火貿易將改在百慕大島,透過西班牙人的中轉,將間接再向神聖羅馬帝國交付3000枝21B燧發步槍和16門12磅加農炮,以及大量冷兵器和皮甲。”
“荷蘭人那裡,透過範力的皮包‘大西洋貿易公司’和葡萄牙商人,向丹麥、瑞典走私出口了2000枝燧發步槍和12門12磅加農炮。”
小黑屋裡,史文博翻著工作記錄,把三個月來的軍火貿易流向做了個總結。
“嗯,按照歷史程序,在法國、荷蘭和英格蘭的支援下,明年丹麥就會加入戰爭了!現在德意志地區的戰局表面上塵埃落定,腓特烈五世已經被公開沒收領地和選帝侯頭銜,現在範力他們正在著手把絕望的腓特烈五世弄到英格蘭去。”蘇子寧看著地圖,微微點頭,“接下來,霍謙,你要藉助葡萄牙人和荷蘭人,把軍火慢慢輸送到丹麥去,腓特烈五世能否重新站起來,全看丹麥人明年的表現,以及英格蘭人是否配合!”
“我已經從上個月開始,透過葡萄牙人的船隻,給範力加大了軍火運輸量,隨時能夠從荷蘭運往丹麥!估計到明年,可以給腓特烈五世和丹麥人提供上萬枝火槍!”
一直沒有插嘴的國營進出口集團的霍謙,此時也得意地翹起了二郎腿,彷彿自己已經成為了掌握歐洲方向的舵手。
“那就好,反正三十年戰爭的第二階段,是法國人出大頭,別給他們省錢。等到丹麥一參戰,歐洲又會熱鬧好幾年。”
小黑屋裡,頓時笑聲一片。(未完待續)
………【第七章 銀谷鎮的路】………
020世紀,一位英國生物化學專家兼漢學家李約瑟出版了他的《中國科學技術史》。他讓我們知道了許多凌亂而無法自行整理出的若干東方文明的歷史成就。
於是我們知道了東方的四大發明:造紙、火藥、指南針、印刷術。讓我們這個近代以來,遭受了各種外來欺凌與文化入侵的民族如蒙“昭雪”般歡欣鼓舞激動到現在。
但不知道是李約瑟自己的觀點不同,或者是根本不感興趣,在整個近代數百年的東西方貿易中佔有舉足輕重,讓歐洲如痴如醉的,東方社會生活中更重要、使用更廣泛的發明之一,實實在在從它誕生之初一直延續到現在還有著旺盛生命力的瓷器,卻沒有被列入“發明”佇列。
有限的歷史資料記載,僅僅在17世紀上半葉,就有大約300萬件東方瓷器到達歐洲。而整個18世紀,一百年間透過風帆船跨越上萬海里運輸到歐洲的東方瓷器,更是達到了驚人的6000萬件!
面對這種“可能是幾種金屬粉末融化而來”的瓷器,歐洲的商人工匠們頗感費解。一直到18世紀,歐洲人依然不會燒製瓷器,全球瓷器的生產可以說被東方完全壟斷了近1700年。
但歐洲的瓷器發展史,又明白無誤地告訴我們這樣一個真實的歷史:從17世紀末開始,整整兩百年,在荷蘭、在德國、在英格蘭,歐洲各國費勁心力競相仿造被稱為“白色黃金”的中國瓷器。結合歐洲的本地文化,創造了歐洲瓷器工業,從另一個角度推動著歐洲的近代工業革命。
。
孫弘毅站在銀谷鎮那小小的簡易碼頭邊,能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