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疑一切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4部分,新世界1620,懷疑一切,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漫在昏暗的酒吧空氣中。
………【第三十五章 軍火販子與攪屎棍】………
位於哈得孫河東岸,曾經的大災難穿越點的河灘邊,幾十位工業部、化工部乃至建設部的技術工人或二把刀工程師齊聚一堂,紛紛站在穿越後卡河灘和樹林之間的那艘早已鏽跡斑斑的白河05散裝貨輪殘骸前。 穿越廢墟基本上在這幾個月已經清理一空,最後只剩下了5艘穿越時不幸捲入的貨船。這些貨船的龍骨或船體已經嚴重斷裂毀壞,依現在的技術裝備,根本無法修復,它們最後的貢獻,就是在未來一段時間內逐漸被工業部的技工們由外而內分解,然後從中獲得寶貴的可轉化改造為工業零部件的東西。 拋去基本只能當做廢鐵的船體結構鋼板,貨船內部中那多如牛毛的金屬管材、大大小小不同規格的齒輪與軸承傳動部件、若干泵機電機、各種材質線圈、若干液氣高壓容器、各種電氣儀表……幾乎一艘貨船就是一個現代工業產業鏈的完整濃縮品。 當然,這些計劃目前還僅僅進行了極少部分。貨船目前的最大作用,還只是作為臨時的倉庫。 因為在這些貨船裡掏光了所有的有用沒有的大宗日用貨品後,目前依然封存著一批在之前實在無法安置的大件。比如這艘白河05散裝貨輪,內部的那套從南美進口的煤炭液化生產組至今還沒有安排下文。 兩輛碼頭吊車正緩緩地從切開船殼的貨倉裡吊出一個個碩大的、用厚厚包裝包裹的巨大箱子。負責調貨的技工不斷地吆喝著指令,生怕這些封存在封閉船艙中的珍貴物品受到傷害。 曾經的南方某新興能源企業的助理工程師周君庭,正滿臉患得患失的表情站在人群中,看著那些大包裝如同看著自己失足的親兒子般痛徹心扉。 根據工業部和化工部的安排,就算周君庭一再表示可以用其他方法改良煤炭乾餾和木材乾餾工藝,但總工程師林有德還是毅然拍板決定肢解掉這套華而不實的煤炭液化生產組。 高技術精密加工製造的煤炭液化機組裡的若干超高溫高壓容器與液氣分餾裝置,將被林有德主導的工業部和化工部改造成煤炭乾餾和木材乾餾機組。只要這些機組能夠開動,那困擾整個布魯克林工業區的若干化工產品的生產問題將迎刃而解。 土法煤炭和木材乾餾技術現在已經嚴重製約許多化工產品的技術升級,從炸藥到化肥,從殺蟲劑到消毒液,從燃料到染料,幾乎每一樣都事關未來曼哈頓的未來。社群委員會的第一個五年計劃已經明確定位為全力以赴恢復蒸汽時代的工業與化工技術。 簡而言之,這個當前發展所需的技術應用層面,實在不需要煤炭液化這樣的高科技存在。 一直以高新能源科技工作者自居的周君庭,終於不得不面對自己即將成為一個“努力攀爬初級科技樹的土專家”。 “好了,周工,你以前的同事袁欣藝不也換了角色去歐洲跑貿易了嗎?你至少還算在幹半個本行!” 這是林有德指揮部下“殘忍”地分解開第一個超高溫高壓裝置後拍著他的肩膀說的話,讓33歲的文藝青年好一陣惆悵。 …… …… 就在北面的河灘正在忙碌的時候,曼哈頓社群的委員會會議室,一場特別招聘會正現場進行著。 完成一趟亞速爾群島往返任務的前會計任長樂,現在已經以歐洲貿易專家自居,在他的裝逼建議下,委員會同意進行一次針對全曼哈頓居民的招聘會,以組建一個真正而專業的歐洲貿易團隊以加強蘇子寧的計劃。 現在的歐洲正是三十年戰爭的初期,國際關係朝令夕改十分微妙。無論蘇子寧或嚴曉松如何變態包裝曼哈頓社群的國際地位,也必須在歐洲公開外交舞臺上小心謹慎。 一些特別容易觸動歐洲國家神經的特殊貿易行為,就不能讓蘇子寧和嚴曉松這樣公開了“國家議員”身份的人去進行。 “要不動聲色地當好一個攪屎棍是最難的!”——這是蘇子寧給任長樂的原話,也是任長樂理解的人員招聘的條件。 前面已經陸續打發了好幾個青年,不是太文藝,就是太**絲,其中就包括立志成為未來美國中央銀行行長的史文博,這位創立經管委和代金卷的黑心金融碩士讓任長樂以長相太文藝狠狠挖苦了一番。 “下一位!”任長樂精神頭目前還極好,但陪同招聘的幾個委員都已經昏昏欲睡了。 一個不到30歲的青年慢慢走了進來,一身勞保服襯著一幅柔弱的身板。 米古,27歲,按他當初的說法,是一位剛到碼頭工作的臨時工,結果倒了大黴被送到了17世紀。 直到目前,還沒有任何人能從他身上看到什麼特別的專長。不得已,委員會下屬的民政部只能讓他擔任居民社群的勞保員,每天就是帶著口罩提著一桶焦漆走來走去,為那些可能出現滲水的社群房屋補上防水層。 就這麼一個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