瀟灑六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百九十二話 選美比賽(2),穿越影視風雲錄,瀟灑六子,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晚清,國門被西方列強開啟。那時候科舉還沒有被廢除,有事沒事國人還喜歡考考試,西方人除妄想一開啟大清國的國門,就讓他的國人一切聽從指揮,比如諸事來場民主選舉,別浪費那麼多筆墨紙硯,考來考去。
任那些洋人把西方的政治選舉說得天花亂墜,大清國的良民們也不為所動,我考我的科舉,你選你選舉,咱們井水不犯河水。
但總會有第一個吃螃蟹的人。晚清時的上海,自開埠以後,受西洋文化的影響,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都有開風氣之先的舉措。洋人洋事見得多了,西餐也吃了,四輪馬車也坐了,回力球也玩了,洋涇浜英語也會講,買辦也會做,那麼投票選舉也就沒什麼不敢試或不肯試的了。
投票選舉啥呢?選美女。晚清時的上海,相比與當時的華夏其他地區,要繁榮娼盛一些。經濟一繁榮,娛樂業自然而然也就跟上去了。當時的上海,青樓多,文人多,洋人多,小報多……總之,是個經濟繁榮,生活內容豐富,但同時國恨家愁也無處發洩的城市,憋不住的文人名士們,開始主持起妓*女評花榜活動來。
舊上海,一個可以赤果果地展覽酒色以炫耀財氣的地方。在這裡,一切都是有價的。人們紛紛用有價哪怕是天價的東西來裝扮門面並滿足虛榮心。看來我說彼時之上海是華夏最虛榮的城市並不為過。
上海最早的“時裝表演”,不是在T臺上進行的,而是由挖空心思吸引男人眼球與錢財的妓*女們自發參予的,時髦的妓*女引導著服飾新潮流,她們本身已構成這座城市流行色的風標。
到了十九世紀末最後幾年,作為上海情澀文化業一大象徵的花榜評選活動,越搞越大。上海各種娛樂場所的妓*女紛紛報名參加,在報紙上刊登玉照及簡歷,還像競選議員一樣四處拉選票,舉行才藝表演,接受媒體採訪,不斷製造花邊新聞。
花榜根據投票評選狀元、榜眼、探花等名次,青樓們參予得比才子趕考還積極,都希望金榜題名而一夜之間成為“明星”。有錢有勢的嫖客也把風月場當成賭場來玩,重金押寶,瘋狂追棒,用今天的話來說就是甘當名花的粉絲。
報業文人即那時代的娛記,更是推波助瀾,對進入備選名單的青樓女子評頭論足,寫出熱情洋溢的推薦語。
依萍和美琴負責選美大賽,這在當時的上海不是第一次,恐怕也不會是最後一次。
陸公館的女人們聽說陸爾傑要舉辦什麼選美大賽,紛紛表示要參與,小男人是不答應的!那不用說,自己的女人美,是給自己看的,不能便宜了別人!
上海是個摩登代名詞,摩登的城市,摩登的時代,無論是21世紀還是30年代,上海小姐就是摩登中風情的代表。
上海是個歡情的城市,娛樂業相當的發達,舞廳遍佈,舞女滿街跑,幫派橫行。上海的大小報紙有一千多家,至尊集團控制著二分之一的媒體資源,一旦大力宣傳,那效果就不一樣了,從最開始的無人響應到後來的萬人空巷。從報名的三千多名中,只有少數人能夠透過初賽,複賽到最後的決賽。無論怎麼搞,都圍繞著豔麗風情。對於選美,上海小姐們既羨慕又不屑,羨慕藏在心裡,不屑擺在臉上。最開始無人響應的原因是一想到選美,就和風塵女子聯絡在一起,良家女子是不會參加這樣的活動的,那些大的報紙幾乎是不談這樣的新聞,就是談,觀點也比較中立的講上幾句不鹹不淡的話。
而至尊集團出面就不一樣了,暫且不說陸爾傑本人的影響力,集團本身是非常正面的形象,於是,隨著報紙的響應,逐漸就開始有民眾響應,最開始的轉機來自於當時的上海民立女中有一名年輕的女高中生(高二)第一個報名參賽。這個女學生敢於在當時報名,是需要相當大的勇氣的,此女不僅家室清白,而且品學兼優。這個號召力就比較大了,報名人數一下子達到三千多人。
有一部小說裡有這樣的文字描述過當時的上海選美:她們和她們的父兄一樣,渴望出人頭地,有著名利心,上海這城市的繁華,起碼有一半,是靠了她們的名利心。
陸爾傑的女人們都紛紛指責小男人不安好心,陸爾傑倒是一本正經向她們闡述選美的意義所在,被女人們嗤笑一番,什麼意義,你就是貪心不足,陸爾傑也懶得解釋,本來嘛!女人們對他的印象一貫如此,越解釋越被說成是心虛,那乾脆就不解釋的好。
至尊辦公室
“杜老三是否打你電話了?”依萍問道。
“嗯,想讓我捧紅一個人!”陸爾傑說道:“聽說是範傻兒的第三房姨太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