吱吱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百七十七章 中意,金陵春,吱吱,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少年溫文爾雅,挺拔如竹,風姿皓軒。
程池不由笑了起來,道:“我和你祖父乃忘年之交,彼此脾氣相投,所以才能無所顧忌,秀之不必多慮。”
十八歲的少年,去年兩湖的解元,不容小視。
秀之是他的表字。
宋木歉意笑著朝程池拱了拱手。
笑容溫和而持重。
程池突然間心中一動,去了宋老太爺屋裡。
宋老太爺正靠在臨窗的大炕上拿了本地誌在看,聞聲抬頭看見了程池,立刻坐了起來,道:“是開封府的事有了眉目不成?”
老頭子都有些走火入魔了。
程池笑道:“那有那麼簡單的事。”
宋老太爺不滿地道:“到了你手裡我覺肯定有辦法。”然後道,“你找我什麼事?”
程池坐到他對面的炕上,手支在炕桌上問斜著身子問他:“你們家秀之訂親了沒有?”
“沒有!”宋老太爺狐疑道,“你問這個做什麼?”
程池沒有回答,而是繼續道:“可曾和誰家有口頭婚約?”
宋老太爺道:“難道你想給我們家秀之做媒?”
程池笑道:“若是合適,有何不可?”
宋老太爺來了興趣,忙道:“是誰家的女君,人品如何?你怎麼會給那家做媒人?”
程池笑道:“你也見過。上次和我一道去普陀山的……”
宋老太爺恍然大悟,臉上的興味更濃,道:“我記得,那小姑娘朝露明珠般,見過就讓人難忘。怎麼?她還沒有訂親嗎?我記得小姑娘是你的侄女。是你們程家幾房的姑娘?”
程池笑道:“是四房的外孫女,姓周。保定知府周大成的次女。自幼失恃,和姐姐一起在九如巷長大,小時養在四房的關嬸嬸處,大些養在我母親的屋裡。她姐姐嫁給了鎮江廖家的長子,如今跟著廖家的長子在京城寓居,剛生了個麟兒。她和繼母、繼妹一起進京探望姐姐。正巧在京城……只是不知道你們家秀之怎也沒有訂親?”
經歷有些曲折,不過是程池做的媒人,自己又見過。宋老太爺也就把那失幼失恃之類的話拋在了腦後,嘆道:“你也知道,我現在這兒媳婦是填房,宋之是前頭婦人所生。那時候我家還在勢微。我挑挑撿撿地給景然取了荊州府王舉人家的長女。王氏進門之後,夫妻和美。持家有道,對我也很是孝順,還給生了四子一女,我沒有任何不滿之處。只是後來王氏染了時疫。不足三十就去世了。我做主給景然續娶了現在的兒媳婦。
“現在的兒媳婦也很好。性情溫和,孝敬長輩,愛護子嗣。尊敬丈夫,一家人倒也其樂融融。反倒是王家。自王舉人去世之後,漸漸沒落,王大舅爺就行了商賈之事。但有了我和景然相幫,他的生意倒也做得有模有樣的,如今已是兩湖數一數二的人家。王大舅爺除了正妻,還有五、六個妾室,十四個兒子卻都不是讀書的種子,就想把他的嫡長女或是嫡次女嫁一個進來。景然雖然不滿意,但看在前頭兒媳婦的份上,也勉強同意了。
“但秀之卻不願意。
“而且是無論如何也不願意。
“說是見過兩位表妹,都不是他的良人。
“但王家卻執意要嫁個女兒進來,而且還點頭要嫁秀之。
“那黃氏是繼母,既怕得罪秀之又怕得罪景然,站在中間像牆頭草似的,這件事一來二去就秀之的婚事就耽擱下來,連帶著連他三個弟弟的婚事也耽擱下來,他父親正為這件事急得不得了。前兩天父親子兩人還為此事起了爭執……我這才帶秀才到你這裡走動走動,散散心。”
王大舅爺除了正妻還有妾,嫡庶共有十四個兒子……可見門風很是一般。
這也是宋景然沒有斷然讓自己的兒子娶王氏之女的原因吧?不然宋景然同意了,那宋秀之就算是再反對恐怕也沒有用。
宋家裡這麼複雜,程池反而有些猶豫些來。
宋老太爺一看,反而生出求娶之意來。
在他看來,世家大族嬌養著的女孩子,沒受過世事磨難,多性情平和寬厚,心底純良,特別是像這種得了長輩喜歡的,不管是人品德行都不會差到哪裡去。
像黃氏就是這樣的人。
她雖是繼室,對繼子們卻和顏悅色,真心愛護。
這才是他們宋家要的兒媳婦。
“我看不如這樣,”宋老太爺心思一轉,就立馬有了主意,“我還要在你這裡盤桓兩天,周家女君也不是外人,到時候讓他們倆人見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