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點迷津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14部分,重回之風雲路,指點迷津,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晚宴結束後告辭時,林海懸著的心終於放了下來。因為蘇聯的警衛人員嚴禁勃列日涅夫夜間開車,所以林海才得以安安穩穩的回到了別墅。
但不知其中驚險程度的琳姐姐,卻為沒能讓勃列日涅夫給她當車伕而感到萬分遺憾。
在其後的八天時間裡,林海把部分隨員留在了莫斯科起草和擬定有關的協議,並籌備一個商品展覽,而自己則帶著部分組員、由蘇聯的商業部的一個副部長陪同,先後到了烏拉爾、列寧格勒、伏爾加格勒、基輔等地進行了為期十天的參觀考察,其足跡深入到了工廠、集體農莊、國營農場、學校、商店和普通居民家中。
對眼前看到的一切,每個人的感觸各不相同。
嚴琳驚歎於蘇聯教育的普及程度;孟凡英則被國營農場據說是拖拉機一天只能耕種兩個來回的廣袤田野所震驚;許亮和省市有關的人員算賬都算得麻木了,最後乾脆告訴了林海一句話“河中省自己出產的東西只管往蘇聯運就是了!”
林海雖然也被蘇聯工業和農業龐大的規模所震撼,但他卻看到了問題的另一面。由於利潤都被國家收走並大量的用在了軍事開支上,造成了蘇聯經濟的自我迴圈能力極差。而且能源消耗大、無力進行裝置和產品的更新換代、也無力開發下游產品、更無優勢參與國際市場上的競爭。這種完全建立在計劃經濟體制上的龐大經濟貌似嚇人,實際上已經是病入膏肓,一旦崩潰,其後果是相當可怕的。難怪前世蘇聯解體後經濟和人民生活水平一下就跌入了深淵,除了政治上的原因以外,其經濟結構上弊病的積重難返恐怕佔的成分還要大一些。
此外,別看蘇聯有那麼多的耕地,可一年只能產一季糧食,就是單季的畝產也要比中國傳統農業區的畝產低多了。
不過看著那還未開墾的大面積荒原,林海還有萌生了一個感想:“人少就是TMD爽快!”
林海回到了莫斯科以後,又立即投入到了對一些尚未解決的貿易條款的談判上,其中最主要的就是所兌換物資需要確定一個實物標的,以及進出口的關稅稅率問題。
顯然,蘇聯的談判人員也不是傻瓜,他們很瞭解中國某些產品與蘇聯的市場銷售價格相比存在巨大的差價。因為他們駐中國使館人員在北京的商店裡一轉,照樣什麼價格也都有了,何況中蘇之間的邊境貿易也一直未中斷過。
林海這才理解了勃列日涅夫“不是雙方都得益的事我們也不會做”這句話的另一層含義。
標的物不同,對雙方的利益影響可是相當巨大的。最後幾費周折雙方終於達成了以中國一百二十二件二十隻紗圓領汗衫,兌換蘇方一噸1mm冷軋鋼板的參照標準,以各自方國內的一級批發價,來測算所有商品的交換率。
這組參照物對中方來說還是比較有利的。因為蘇聯對農副產品和生活日用品的需求,要比中方對工業產品及工業原材料的需求更為緊迫。另外也存在由於雙方因為兩國間的產品質量和檔次,決定了雙方目前在世界其它地方暫時找不到這麼大和這麼穩定的市場的客觀因素。
當然,由於林海擺出了中國對農業產品實行了補貼、物資收購難度相應較大等情況而據理力爭,也是其中的原因之一。
關於關稅等問題,林海又與柯西金總理單獨進行了一次會談,中方參加會談的只有嚴琳和週二秘。
最後雙方達成了協議,由中國河中省的光明貿易公司,與蘇聯國內的一家外貿公司對口來操作這項易貨貿易,政府只負責監督和指導。蘇聯同意免除國際易貨貿易公司全部的進出口關稅。
經過了向中國國內的請示以後,國家也同意了這一方案,並也與蘇聯對等的免除了全部的進出口關稅。不同的是,國家要從光明公司所獲的利潤中提取百分之四十五。
其實雙方都清楚,兩個公司的後面就是國家。
林海的本意並沒有指望在兩國都是計劃體制的情況下從國家身上賺取多少錢,主要是想借此進一步發展兩國的關係和拉動河中省的經濟,同時也不至於把市場搞亂。這個結果已經超出了他的預想,他當然的是滿口答應。至於還有一些細節則回國再議。
在此期間,林海他們從河中省帶來的那些物品,除了送給蘇聯政府和蘇聯領導人的以外,其它的則在蘇方的協助下舉辦了一箇中國河中省商品展銷會。這個為期三天的展銷會,在莫斯科市民以及那些從蘇聯各地趕來商業部門負責人中引起了很大的轟動,不僅參觀者踴躍,而且一些加盟共和國的商業負責人在展銷會期間就向蘇聯商業部提出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