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2部分,中國秘密戰,賴賴,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妙的反間諜案例啊!
崔際勝到了邊區的米脂,卻將魯南密信交給邊保,證實魯南已經被捕。
間諜被捕,常規的做法是立即中斷聯絡。但是,李啟明卻另有打算。
建立魯南這個內線力量,李啟明做過發現、考察、培養的完整工作。魯南原名趙錫鴻,曾用名趙學民、趙伯之,本是山東新泰人,1937年七七事變後隨同國民黨部隊撤出山東,一直尋求抗日。1939年,魯南隻身來到延安要求參加革命,由於沒有介紹信被交際處拒絕。於是,魯南轉到綏德,在國民黨保安司令部當了上尉書記。在綏德,魯南又主動找共產黨駐軍司令陳奇涵要求工作。經過李啟明的考察,魯南被髮展為邊保的情報關係。魯南在綏德發展的情報網,確實做出重要成績。被捕後及時通報組織也證明魯南仍然忠於我方。
李啟明決定,利用敵人對魯南的逆用,再做一次回擊。於是,李啟明也回了一封密信,裝作不知魯南已經被捕,繼續給他佈置任務。
覆信到了綏遠,軍統果然中計,非但釋放魯南,而且讓他在東勝三青團做秘書。這樣,魯南又能繼續為邊保提供情報。
國民黨的反間諜措施,又被共產黨的反反間諜措施擊破。能夠在十分複雜的鬥爭中看準實情,把握程序,延安的諜報思維相當清晰。
1942年春,擔任八戰區緝私處長的軍統頭子馬漢三,又調魯南和龔震到綏遠國民黨省府所在地陝壩,策劃派遣魯南到延安工作。此時,李啟明也通知魯南迴延安參加整風。國共兩方的情報上級都要求魯南到延安,魯南當然樂得從命。到了延安,魯南立即向組織上彙報自己在綏遠被國特突擊的全部情況。此時,魯南還不是共產黨員。
已經被敵方逮捕的間諜,居然得以安全返回,如此用諜也夠巧妙。
整風審幹後,魯南又被派往綏遠,打入國民黨“黨政軍特聯會報”任秘書,掌握綏遠地區的情報,在解放戰爭中發揮了更為重要的作用。
安全返回並不滿足,還要再次出擊!延安的情報野心真是夠大。①
從敵方陣營之中發展情報力量,使用情報力量開展鬥爭取得勝利;情報員被破獲之後,又能借敵方逆用之機繼續潛伏;在適當時機策動敵方派遣,安全調回情報員;又在重要關頭再派情報員重新打入敵方,長期發揮情報作用。
魯南情報組的完整案例表明,延安的反間諜工作已經達到相當水平。
第六章 反間諜與反間計
反間計(1)
間諜戰的最高層次是“反間計”。
孫子兵法十三篇,最後一篇《用間》大談如何使用間諜:“故用間有五:有因間,有內間,有反間,有死間,有生間。五間俱起,莫知其道,是謂神紀,人君之寶也。”這就是說,如果能夠綜合運用五種用間方法,就能迷惑敵人,取得奇效。
五種用間方法是什麼呢?“因間者,因其鄉人而用之。內間者,因其官人而用之。反間者,因其敵間而用之。死間者,為誑事於外,令吾間知之,而傳於敵間者也。生間者,反報也。”這就是說:利用關係打入敵方為“因間”,拉出敵方官員為“內間”,反用敵方間諜為“反間”,利用間諜向敵方輸送假情報為“死間”,間諜帶回情報為“生間”。
孫子所謂“反間”,並非現在意義的“反間諜”,而是相當於現在意義的“反間計”。反間諜一般指捕獲敵方間諜,反間計則為反用敵方間諜。
孫子將“反間”看作“用間”的關鍵。“必索敵人之間來間我者,因而利之,導而舍之,故反間可得而用也。因是而知之,故鄉間、內間可得而使也。因是而知之,故死間為誑事,可使告敵。因是而知之,故生間可使如期。五間之事,主必知之,知之必在於反間,故反間不可不厚也。”這就是說,一定要查明敵方派來偵察我方的間諜,用利益誘惑其為我服務,而後交付任務放回敵方。依託這種反間,可以將派進鄉親、內線,可以向敵人傳遞假情報,可以如期收回自己的間諜。五種用間方法之中,關鍵在於會用反間,所以,對反間的待遇應該優厚。
五間之中,其他四種都是使用己方間諜,惟有這個“反間”,竟要使敵方間諜為我所用,豈非難上加難?
《三國演義》赤壁大戰之中,就有用間的完整範例。周瑜、諸葛亮一方,派遣龐統打入曹營擔任謀士,給曹操出了連鎖戰船的臭主意,可謂“因間”。利用曹操扣留的謀士徐庶散佈謠言,動搖軍心,可謂“內間”。周瑜誘使蔣幹盜書,欺騙曹操殺掉兩個懂得水戰的降將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