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6部分,中國秘密戰,賴賴,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條件,只能透過訓練班來培訓幹部。中社部、保安處,還有其他根據地舉辦的情報保衛幹部訓練班,起到快速培育人才的作用,稱為情報保衛戰線的“黃埔軍校”,也是差強人意。

從長遠看,“黃埔軍校”更是名符其實!就是這些從延安窯洞走出的年輕學員,後來做出驚天動地的業績,居然組成新中國情報、保衛戰線的頂尖領導層。

作者一一採訪這些“中國的特務頭子”。這些年屆八十的老人,回顧一生波瀾起伏的生活,都說當年訓練班的生活最值得懷念,都說訓練班的同學最親切。

那是青春的記憶啊!

一個人的青年起步階段,往往影響一生道路。這些青年時期曾經穴居窯洞的老人,儘管後來都擔當相當重要的工作,都擔任相當高階的職務,但都有共同的個性:不肯誇耀自己個人的功勞。當年他們入學的時候就被告知,要保守秘密,甘當無名英雄。

出於採訪寫作的需要,作者非得動員他們說出自己過五關斬六將的故事,理由是不能埋沒革命歷史功績。但人家只肯講集體,不肯講個人!作者又要解釋讀者愛看個人經歷,歷史總是由個人組成的嘛!

作者發現,這些採訪物件都具有黨性強、品德好、政策水平高、工作嚴謹、作風紮實的特點。這是否來自延安窯洞訓練班的特殊培養?

老情報保衛幹部卻說:這本來就是中共情報保衛幹部的特質!

第三章 三八式:步槍、幹部、中社部

鄧小平擇偶(1)

“黃埔一期”,之所以出名,還因為有八個女學員。情工人員就夠神秘的,女情工,豈不更添一份神秘?

延安本是偏遠小城,本地人口不過千把。中共中央和三大主力紅軍的到來,迅速改變人口構成,最大特點是:男女比例嚴重失調。許多男性老幹部、老紅軍找不到妻子,大家都是光棍,眼睛就瞄準當地女青年。別看陝北是個窮地方,男人女人卻形象出色。這裡古來為各

族征戰之地,當然也有血統交融之優勢,陝北人生得身材高挑,鼻樑挺直,米脂的婆姨綏德的漢,美得很。

楊玉英是清澗人,十幾歲就是個俊俏姑娘,被招收到紅軍宣傳隊。保衛局不少人盯上楊玉英,組織上卻先照顧領導,於是周興得以較早成婚。儘管男人們主動進攻,可陝北當地的姑娘資源還是太少,組織上想了很多辦法還是不夠調劑。抗戰開始作戰部隊大多開拔,新來的知識青年大多還是男性,據說,延安的男女之比是:18∶1。

新來的知識青年中有不少女性,知識女性的來臨改變了延安的風景。這些女性無不具有一定的文化程度,又大多來自大小城鎮,儀容時尚,氣質文雅,立即成了男性的覬覦目標。楊玉英悄悄告訴作者:知識分子來之前,周興已經和我結婚了,可是,新來的一個女大學生老是接近周興,我就敲打他!

到底是很早參加革命的婦女,戰鬥力就是強,楊玉英牢牢掌握自己婚姻。周興到底是個老幹部,面對夫妻文化差異,沒有喜新厭舊,而是送妻子去上學提高。楊玉英同侯波、高桂廉三人一起去邊區中學補習文化。周興此舉得益終生。文化大革命周興挨鬥的時候,楊玉英每天悄悄給他燉雞湯。造反派動手,楊玉英就帶著周興躲到老工人家裡。許多老幹部能夠挺過文革災難,都靠家庭在背後支援。①

男幹部擇偶難,不止是基層情況,高階幹部也難。別看延安來了不少女青年,但人家未必看上老幹部。2002年,鄧小平逝世5週年,香港鳳凰衛視中文臺採訪鄧小平的夫人卓琳。談起自己在延安與鄧小平的婚姻,卓琳說了一個能夠證明當時女知識青年與老幹部差異的故事:

有個女知識青年與老幹部談戀愛,晚上散步,女青年說:今晚的月亮真好看。老幹部說:沒什麼好看的。

面對電視鏡頭,卓琳還是有所保留了。這個故事是當年延安流行的段子,作者從母親那裡聽到的是:

女青年說:今晚的月亮真好看。老幹部說:好看什麼?銅洗臉盆子!

當時的洗臉盆是銅製的,黃色,圓形。雖然可說貌似月亮,但如此比喻實在缺乏情趣。女知識青年中流行這個段子,說明她們對地位較高的老幹部並不看中。據說,薛明、李寧等中央黨校的女學員曾經約定:不嫁老幹部!

能征善戰的老幹部,在情場上未必沒有本事。賀老總就騎馬到中央黨校去找薛明。關鍵時刻,中央黨校副校長彭真找薛明訓話:你有文化,你能代替賀老總當司令?小資產階級毛病,還要賀老總來追你?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極樂

一意孤行

天降仙妻:這個宅男是我的

司徒止寂

四合院:阿瞞看了直點頭

進擊的白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