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4部分,中國秘密戰,賴賴,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重錯誤。
經歷挫折的中共更會用人,新配備的保衛幹部來源多方:既有一批經歷過二萬五千里長徵的老幹部,又重視培訓陝北當地農民幹部;既有許多來自紅區的工農幹部,又充實來自白區的地下黨幹部,還特別注意吸收外來知識分子。
人事上的變化,是否顯示情報保衛工作整體的變化?
第三章 三八式:步槍、幹部、中社部
隱蔽戰線的“黃埔軍校”(1)
中社部成立後,首先遇到的問題就是缺幹部。延安有馬列學院,有軍政大學,有中央黨校,卻沒有一所情報保衛大學。培訓情報保衛幹部,還得靠辦班。建立特科時,周恩來於1928年春在武漢辦班,親自培訓學員20多天。中央蘇區創立國家保衛局,幹部也來自訓練班。西北保衛局改組伊始,周興局長也主辦過訓練班。
中社部的訓練班則是有計劃地長期進行。第一期的學員查不全了,據說有李士英、周興
等人。第二期學員羅青長,入門後一個臺階一個臺階登上去,從科員到科長,從室主任到秘書長,一直當到中央調查部部長。
羅青長是四川蒼溪人,1932年在家鄉參加共青團,後來加入紅三十軍。長征中,具有初中一年文化的羅青長,被調到政治部門從事聯絡工作。二、四方面軍會合,又到紅軍總部任青年幹事,上級領導是吳德峰。到達陝北後,羅青長又跟隨吳德峰在東北軍工作委員會工作。吳德峰是中共情報系統的重要人物,1921年入黨,1925年國共合作時任武漢市公安局長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