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4部分,中國秘密戰,賴賴,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閻又文與傅作義是山西萬榮同鄉,逐步取得信任,升任少將新聞處長、《奮鬥日報》社長。按照上級指示,閻又文打入傅作義身邊,長期不與組織發生聯絡。整個抗日戰爭過去,閻又文這個高階內線一直沒有被啟用。直到第三次國內戰爭爆發前夕,中央情報部才重新與閻又文接上關係,於是,有了傅作義痛斥毛澤東的文稿先經周恩來審閱修改;有了傅作義與共產黨的談判代表也是秘密共產黨員。
這個案例,是中共秘密情報工作的一個成功案例。①
晉冀魯豫軍區和中共西北局社會部,曾先後安排呂出打入國民黨通訊部門。在國民黨部隊中,呂出暗自努力,發展秘密組織,控制胡宗南司令部的通訊電臺。第三次國內戰爭開始,呂出這個情報組立即啟用,凡是胡宗南、裴昌會司令部的軍事動向和作戰命令,電稿脫手之時,也就是延安電臺接收之時。這個小組在西北戰場發揮了很大作用。
這是中共情工成功的又一案例。
國民黨軍隊有三大實力集團——胡宗南、傅作義、白崇禧。周恩來對這三大集團進行全面的工作部署,派遣情工人員只是其中一環。這種長期埋伏、關鍵時刻啟用的做法,標誌中共的情報工作,已經具有長遠的戰略眼光和機智靈活的戰術方法。
第五章 深入虎穴
閒棋冷子(2)
毛澤東有時也親自指導。
國民黨左派人士華克之,十分痛恨蔣介石背叛革命,秘密策劃行刺。1935年11月1日,國民黨四屆六中全會召開,以記者身份掩護的孫鳳鳴進入會場,蔣介石恰巧不在,孫鳳鳴冒死擊傷汪精衛。國民黨在全國通緝刺客,華克之無處容身,逃到延安。
1937年5月4日,毛澤東親自接談華克之。共產黨不贊成暗殺的做法。毛澤東認為:個人的力量、小集團的力量,是推翻不了罪惡的制度的。從目前形勢看,虛假的中日和平局面業已不能維持,武裝抗日是免不了的。蔣介石手裡有幾百萬軍隊,我們要拉蔣介石一起抗日。華克之表示無處安身,希望進抗大學習。
對於華克之的安排,毛澤東也費躊躇。正在談判國共合作,如果容留華克之在延安上學,一旦國民黨發現要求解送要犯,共產黨就很被動。延安不能留,華克之十分著急。毛澤東建議華克之去華南,作為共產黨與李濟深等人之間的“行人”(聯絡人)。
華克之到華南後,在潘漢年領導下工作。從此周旋於日本、蔣介石、汪精衛之間,獲取許多重要情報。華克之愛好秘密事業,各方關係眾多,每逢關鍵時刻啟用,必見奇效,營救李白就是一例。延安中情部派遣李白到上海建立秘密電臺,恢復中央與上海地下組織的聯絡。1942年8月,日本特務機關透過無線電測向抓捕李白,張惟一指示華克之設法營救。華克之的情報關係任庵同汪精衛的大特務周佛海相熟,就說李白是自己的電臺。周佛海出面向日本人擔保,釋放了李白。李白繼續堅守這部秘密電臺,與延安通話直到上海解放前夕。①
閒棋不閒,冷子不冷。這樣的閒棋冷子,在情報界是大有作為的!
中國向有重視情報的傳統。
唱大戲講究開頭結尾,開頭一出叫做“打炮戲”,結尾一出叫作“壓軸戲”。結尾重要,孫子兵法十三篇,結尾的第十三篇名為“用間篇”。孫子曰:“故明君賢將,所以動而勝人,成功出於眾者,先知也。先知者,不可取於鬼神,不可象於事,不可驗於度,必取於人,知敵之情者也。”這就是說,勝利來源於事先獲取情報,獲取情報要靠間諜。
孫子又把間諜劃分為五類:因間、內間、反間、死間、生間。利用關係打入敵方為“因間”,拉出敵方官員為“內間”,反用敵方間諜為“反間”,利用間諜向敵方輸送假情報為“死間”,間諜帶回情報為“生間”。
在中共的情報工作中,這五類應有盡有。熊向暉一人就兼具“因間”、“死間”、“生間”三項。劉仲容堪稱“內間”。至於“反間”,此案也有例證。熊向暉傳送重要情報,使得蔣介石奇襲延安的絕密計劃失靈,其後,國民黨嚴厲追究洩密者,竟然沒有發現熊向暉,反而處分了自己的特務。需要注意的是,中共情報界一般只把敵方人員稱為“間諜”,至於己方的間諜,習慣稱為“情報員”、“情工”、“秘幹”或“內線”,只有個別地方可以見到“紅色間諜”的提法。
孫子提出使用間諜的三原則:“故三軍之事,莫親於間,賞莫厚於間,事莫密於間。”信任、待遇、保密,這三條中共做得都相當到位。
中共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