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6部分,中國秘密戰,賴賴,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方聯絡的中共情報人員。
袁殊是左翼文化人,由潘漢年吸收加入特科,按照組織部署利用同鄉關係打人國民黨特務頭子吳醒亞的“幹社”,同時又拿巖井的情報津貼,一身三任。後來,袁殊與特科失去聯絡,轉為共產國際遠東情報局工作,因叛徒出賣被捕,又由日本關係營救。出獄後,袁殊又找潘漢年聯絡。抗戰爆發,中統、軍統都很重視袁殊與日本人的關係,戴笠親自拉攏袁殊入夥。經過潘漢年同意,袁殊成為軍統上海區國際情報組少將組長。1939年,袁殊奉軍統之命刺殺李士群,反而被李士群逮捕,又由巖井英一出面營救。
上海地面頗有些路路通的人物,袁殊的身份更是極其複雜。汪精衛政權的中央委員、宣傳部副部長、江蘇省教育廳長、忠義救國軍縱隊總指揮,巖井英一系統的“興亞建國運動委員會”負責人,又是軍統站長,實際上卻是一位在為中共情報部門工作的共產黨員。
潘漢年大膽決策,透過袁殊與巖井英一聯絡。巖井英一早想聯絡中共情報人員,正是求之不得。
兩個間諜頭子會面了。上海虹口的一家日本咖啡館裡,化名胡越明的潘漢年自稱左派人士。日本領事巖井英一彬彬有禮,願意提供方便。
香港,一家《二十世紀》雜誌創刊了。每過半月,這個情報據點的代表陳曼雲提供一份情報,每過一月,巖井英一的代表小泉清一提供二千元經費。這樣,共產黨情報機關編制的假情報源源不斷地進入巖井公館,日本情報機關的經費源源不斷地輸送到中共華南情報局。
胡越明這個情報線索也得到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