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部分
絕對601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2部分,迷失的盛宴:中國保險產業1919-2009,絕對601,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空降上海,出任人保資產管理有限公司黨委書記、總裁。
事發突然。甚至半個月前,4月29日,任道德仍然以泰康人壽執行副總裁的身份出席泰康人壽在北京舉辦的泰康“愛家之約”升級新聞釋出會。當時,任除了擔任泰康人壽執行副總裁外,還兼任投資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對泰康的投資享有重要的話語權。
任道德受命於危難。
業內普遍認為,任道德的受命和人保前一年尷尬的投資收益,以及國債託管失陷漢唐證券有關。不帶一兵一卒的任道德,很快穩住了人保資產當時已經渙散的人心。之前的3月份,人保資產8個部門中有5個部門的負責人在一個月左右的時間內先後掛冠而去。(4)
這次人事調整的前一個月,人保資產原副總裁宋福興更早一步離開上海,返回北京。此時人保資產可以說是半個公司已經人去樓空。
富於魅力的任道德在短時間中止住了下滑的勢頭,不僅如此,利用2006年和2007年的有利時機,任道德幫助人保資產賺進大把真金白銀。截至2007年6月底,人保資產受託資產約600億元,上半年投資收益超過9%,高於行業平均5。8%的水平,已經進入保險業內前三位。在人保資產2007年半年工作會議上,新到任不久的人保集團總經理吳焰,特別肯定了2006、2007兩年來人保資產在投資能力、風險管控能力等方面的成績。
2007年8月,任道德功德圓滿,離開人保資產,為了“自由和有價值”,參與新的事業。而接任者為原中國光大控股公司行政總裁,有著深厚交行背景的周立群。
新華人壽:賺錢神話破滅
2004年,新華人壽厄運連連。
年初受困壽險市場負增長,新華人壽的經營遭受嚴峻考驗;8月,傳出新華人壽6億元資金受困破產券商南方證券;同時,新華人壽連續8年盈利的業績遭遇“會計造假”質疑。
2004年,曾被認為鐵定上市的新華人壽,在上市門口摔了一跤。
除了這些,新華高管的變化也引起波瀾。當時市場傳言,新華總裁助理林克屏辭職,參與籌備聯合人壽(後更名為合眾人壽)。
然而,上述種種問題都不如新華人壽償付能力不足的打擊大。
2004年9月,《新快報》報道稱,“8月27日結束的‘全國壽險公司償付能力監管研討會’上傳出訊息,新華人壽由於連續三年償付能力嚴重不足,中國保監會已下發監管意見書暫停其新開分支機構”。
該報道還稱,“這些公司可能沒有足夠的賠償和給付能力”。
償付能力不足問題曝光之前,這家中國第四大的壽險公司風頭正勁。同一年,新華人壽還號稱,開業以來連續8年贏利,創造中國保險業的一個賺錢神話!
匪夷所思地,從不虧錢的公司居然償付能力不足,這顯然與常識相悖。
就在償付能力問題曝光前後,壞運氣如同多米諾骨牌,一個緊接一個,氣急敗壞的新華人壽不是反省,而是利用媒體專業知識的欠缺,偷換償付能力的概念,虛張聲勢,強烈反擊所謂“不實傳言”。
新華人壽借用普華永道中天會計師事務所2003年對新華保險公司的審計報告稱,“新華人壽2003年資產總計為243。79億元,負債合計229。16億元,公司的資產大於負債,有足夠的能力履行合同約定的賠償和給付能力”。
不僅如此,新華人壽還提供有利於自己的資料,2001—2003年其資產負債的資料如下:2001年度,資產總計59。93億元,負債合計45。7億元;2002年度,資產總計127。65億元,負債合計113。46億元;2003年度,資產總計243。79億元,負債合計229。16億元。
同時,新華人壽保險公司2001—2003年稅前利潤情況分別是0。21億元、1。62億元、2。19億元。
藉助上述資料,新華人壽企圖為自己開脫。
新華人壽其實已經部分得逞。迫於壓力,《新快報》公開向新華人壽道歉併發布澄清文章(5)。
誠然,不能說償付能力不足的公司,就立即會出現支付危機,這是《新快報》報道的瑕疵,但是僅僅因為淨資產為正就認為償付能力充足,亦是謬論!
實際上,保險公司的實際償付能力不是資產減去負債,而是“認可資產”減去“認可負債”的差額。其中,認可資產不等於資產負債表中的資產,實際計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