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搏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4部分,大清留學生,博搏,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人傳來聲音,唐耀急急走去,一邊走著,心裡卻有了些想法“莫非是彥昌有訊息了。”
捷報聲,震動了整條街,也驚動了整個唐家,當唐耀到了前廳的時候,自己的夫人已然到了,大門口圍了好圈看熱鬧的相親。
“捷報,貴府少爺楊彥昌高中辛未年頭批出洋肄業官生,…”
楊妙兒只聽得前邊幾個字,當聽到“楊彥昌”三個字的時候已然軟了腿,若不是唐耀攙住了,差點就跌在地上。
“老爺,是彥昌,是我的彥昌啊。”楊妙兒哭喊著。
“嗯,嗯,是彥昌,彥昌成功了,我就說了彥昌是頂好的娃娃怎麼會不成?”唐耀的眼淚也掉了下來,他不知道自己是該哭還是該笑,捷報到了,楊彥昌再回家只會是十五年之後了。
紅sè的捷報,金sè的字跡,高高的張貼在唐府門口,向整個從善坊,整個世界宣告著:這樣一份榮譽來到了這裡,從此以後這家出洋肄業的孩子將被授予舉人的等級和頂戴!
從善坊裡歡歡喜喜的相親們不知道這樣一份通告正默默的宣示著傳統的科舉制度在西風東漸的時代正遭受著侵蝕,直到有一天將徹底走出歷史的舞臺。
楊妙兒摸著手裡那張更小些的紅紙,嫩蔥一樣的指頭掃過楊彥昌的名字,在那三個字上一個大大的印章“大清幼童出洋肄業局”,她的動作輕柔就好似正撫著那孩子的臉龐。
忽然,她向一旁的丈夫說道“老爺,我們去上海好不好?再見一次彥昌吧!好不好?”話未完,已成凝噎。
唐耀看看妻子消瘦的臉龐,“好,我們去上海,讓老趙先幫忙顧著家,就我們兩去,下午我們就去廣州,明個兒一早就走。”
唐耀不知道這份捷報在路上已經走了多久,他也不知道楊彥昌是不是已經出洋,他只知道自己的妻子想去哪兒,他只知道自己也想再見一次那個自己一手帶大的孩子!
一天後,依然是廣州天字碼頭,一艘火輪駛離了港口,船上一對夫妻緊緊的依偎在一起。
…
同治十一年,七月初七,下午,七夕節的氣氛跟肄業局一夥人來說沒有半毛錢關係,這一天必定是忙碌的,考試完了,大傢伙都合格,打頭站的容閎也走了快一個月,終於這些小子們也要出發了,去給上海道臺見禮告別,再去探探美國領事的口風,就要去做客怎麼也得打聲招呼先,哦,還有,這些孩子還得照相做個紀念。
上海街頭無數的行人正見證著一段歷史,而這樣的景緻就算一次不落,他們一輩子也只有寥寥幾次的機會罷了。當然,現在他們只是感到好奇。
三四十頂藍sè的官轎排成一排正往肄業局而去,這一天他們剛剛在外奔波了一天,正要回去做最後出行的準備。
幾十頂轎子在肄業局門口停下來,待轎伕穩住轎子,裡邊的人出來,大家才能看到,一水的官衣。
陳蘭彬剛下轎子,在肄業局門口迎著的雜役裡就有一個忽然向他跑過去。
楊彥昌跟所有的幼童一樣,穿著白sè的裡衣長衫,外邊套著醬sè的縐長褂,再圍一條藍sè的縐夾衫,有些偏大的白底黑麵官靴,頭上一頂黑sè的瓜皮小帽,排著隊在教習的帶領下就要走進那熟悉的大門。
“彥昌!”忽然,一聲帶著顫音和哭泣,十足的聲嘶力竭就從對面街邊傳了過來。
“怎麼又出現了幻覺?”
離著出國的rì子越近,他就越想回憶些什麼,有的時候是穿越前的,更多的時候卻是穿越後的,而原本屬於楊彥昌的記憶也不時的出來搗搗蛋。
來這個時代不多久他有時甚至感到自己原本就是這兒的人,自己原本就叫做楊彥昌。記憶裡想到曾經的父母更多的是懷念和溫暖,而想到香山,想到石歧的時候他就想哭,而這時楊彥昌本身的記憶就更加清晰的刻在腦海裡了。
“那個家現在怎麼樣?姑娘還好不好?彥昌前天還夢到你叫我呢,轉眼醒來才知道自己在做夢啊!”
他紅了紅眼睛,再踏上層臺階。
“彥昌!”撕心裂肺的聲音再傳過來,相隔連著半秒都沒有。
楊彥昌猛然轉過頭去,“這根本就不是夢!”
街上的人都往那邊看去,這樣痛苦中夾著歡樂的聲音他們永遠也忘不了。
在街的那邊,唐耀正死死抱著妻子,眼睛裡溢著淚水卻緊緊盯著被幾個兵丁護著的陳蘭彬。“就是他從那頂最大的轎子裡出來的,那個衙役告訴他了吧?他怎麼不快點回話?”
在他懷裡的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