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意孤行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9部分,鉅商沈萬三,一意孤行,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乎要抽去自己的靈魂似的,非要自己將老媽媽送的這隻瓷盆埋入土中。儘管自己不願,但皇命並不可違。

沈萬三緩緩地走著,淮西那位老媽媽彷彿站在前面看著他嘆氣。也許老媽媽真的是位神人!要不,她說的話哪會那麼靈驗啊!可老媽媽為什麼要把這皇上之福給了那個小和尚呢?沈萬三和張士誠打過交道,相比之下,讓他感覺到的是,這個小和尚是那種不讓別人安穩睡覺的人。第一次和他相識在淮西的一座土地祠前時,他沈萬三就有這種感覺了。唉,為什麼要讓這種人當了皇上呀?不!老媽媽不是神!外面不都傳說自己也是神——財神嗎?可自己哪裡是個什麼財神哪!

沈萬三緩緩地走著,那咫尺外的小土坑,彷彿是遙遠的萬里海天。不!萬里海天並不遙遠,為做生意自己也曾去過。可這小土坑,實在是遠不可及啊!一時間,他彷彿從朱元璋的“片版不得入海”中,看到了他和朱皇帝的緣——孽緣。不!不是自己個人和他的孽緣。為什麼要“片版不得入海”呢?這是國之不幸啊!

一四五

沈萬三終於站到了小土坑的邊上。他舒了口氣,看了看四周。四周儘管是人山人海,但卻靜極了。沈萬三再一次地看了手中的瓷盆一眼,接著彎下腰,將盆放入了坑中。

沈萬三靜靜地看著土坑中的青花瓷盆,驀地瓷盆上放出一陣異彩。他感到有些炫目,定神一看,瓷盆中映現出老媽媽的臉龐。老媽媽看著他一笑,只是笑得有些苦。

沈萬三跪了下來,對著土坑內的瓷盆磕了三個響頭。其實,他說不清他到底是給那有著聚寶盆之稱的青花大瓷盆磕頭,還是給老媽媽磕頭。磕完頭,沈萬三站起,向後走去。

小土坑四周,早已站立在那兒的人紛紛用鐵鍬等往坑中填著土。

沈萬三當然不會想到,這座南城門六百年後還屹立在南京城南。當日沈萬三以聚寶盆鎮之而修築的應天南城門,就是今日中國的第一大城門——南京中華門。沈萬三建造的這一城門,因築城時埋有聚寶盆,故舊稱聚寶門,1931年改稱中華門。該城門城高二十點五米,南北長一百二十八米,東西寬一百一十八米,城門內有二十七個藏兵洞,可容六千人。其龐大的規模,複雜的結構,均為全國及世界罕見。

也許,沈萬三當時並非刻意,但他確實給自己樹立了一塊豐碑,無意中更把自己的名字鐫刻在上面了。只是那日沈萬三親手將那隻青花瓷盆埋在土下後,回到驛館,他一直有種茫然若失的感覺,做什麼事都覺得是恍恍惚惚的。蘇州那邊又來人說,今年蠶花不好,絲綢買賣只怕是個小年。另外,那沈字商號在各地的分號,也都來和總號說,現在生意越來越不好做。沈萬三聽了心裡愈加煩了起來。

沈萬三恍恍惚惚了一段日子,這日覺得好些了。然而也直到此時,他才真正地懷疑起來,那老媽媽給他的興許就是隻真的聚寶盆。否則,這瓷盆失去了後,怎麼會接二連三地出這些事了呢!想到這裡,他愈加心疼起那隻失去的“聚寶盆”來。這時,劉家港的大姑也帶信來說,他的那些出洋的船,老藏在瀏河裡,只怕總有一天會被官府發覺,問他如何辦?

如何辦?這些船,有些是當日方國珍送來讓張士誠給元大都送糧的船,有些是沈萬三後來添置的船。因為要走海路,船身都造得特別大、特別長。此時,皇上嚴加海禁,賣給誰誰也不敢要,要了也沒用。可在內河,這些大船又不太好用。沈萬三的心情糟透了,只好讓人捎信給大姑,讓她著人將那些海船改成小船,以便在內河裡航行。

那送信的人一走,沈萬三驀地感到,那蔚藍色的海洋也許今生今世再也見不著了。還有那遠在萬里海國的曉雲,只怕也是音訊難通了。

他益發相信,所有這一切,都是因為失卻了聚寶盆的緣故,心情愈加地憂鬱起來。這些日子,那築城的事,沈萬三都交付給了王信,他整天在驛館裡,呆呆地看著那曾經放著那青花瓷盆的紅木盒子,一言不發。直到城牆竣了工,並且他承擔的這方城牆造得比皇上那方造的要早三日完工時,他也沒高興起來。這日一個宮人奉皇上旨意,說要請他到皇宮裡參加慶賀應天城牆竣工的宴席。

3朱元璋為沈萬三先完工而擺宴慶賀,微醉的沈萬三說要為天子犒軍、養兵,朱元璋勃然大怒

皇宮內,朱元璋在擺宴席宴請沈萬三,劉伯溫、關帷也在一旁陪著。

朱元璋端起一杯酒:“築城之前,朕曾有言,如果卿先於朕之前完工,朕當在宮殿之上,親自為你擺宴嘉獎慶祝。此番築城,卿果不負朕之望,先於朕三日完工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