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
交通工具類:滄海一葉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部分,冷的冬,熱的雪,交通工具類:滄海一葉舟,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河倒不是很寬,就是水速比較急,還比較深,只聽見河水嘩嘩地響,也沒什麼特殊情況,對岸有一些零星的槍聲,這我們也習慣了。部隊已經很疲勞了,我把防務部署好,剛要準備休息,接到了肖永銀的電話,他對我說:“你們想辦法立即派一支部隊過河,構築掩體,掩護部隊過河,汝南埠有些土頑,問題不是太大,你們把它解決掉。”
千里躍進大別山(曲譜)
我找到幾個團領導研究這事,團長是李少清,他對我說:“老沈,你先帶一個部隊過去。”我就去了三營,找到三營長鄭學文,把這個意圖給他講了。這時已經是午夜時分了,他要去找船。我對他說:“現在到哪裡去找船?咱們就用土辦法,用高粱稈、柳條子,捆上門板,鋪在河上。”我們很快就做成了幾個,就像木排那樣的傢伙,但一放到水裡,就被沖走了,只能用繩子拖著。然後我們找了幾個會游泳的,大概有一個班,帶著輕武器過去了。到了對岸,除了有零星的槍聲,也沒什麼情況。我們到的是小雷崗,接著就做工事,向大雷崗延伸,電話線也架起來了。三營也都過了河,這時天已經快亮了。我們進入了陣地,半天沒動靜,我們派出了流動哨,向村莊搜尋,村莊有一些土頑,我們很快就把他們趕走了。
上午基本上沒什麼動靜,中午,突然有敵人向我們打炮,有的炮彈把村莊也打著火了。汝河南岸敵人大批部隊已經趕到了,公路上塵土滾滾,人喊馬嘶,敵人的炮兵、步兵、馬車,黑壓壓一大片,沿著公路從西向東源源不斷的湧來。我看了看錶,這時是中午12點。我忙給旅裡打電話講:“敵人正在行軍,這是打敵人的最好時候,我們是不是去衝它一下!”是旅參謀長邢榮傑接的電話,他說:“好,我們研究一下。”我們就在那裡等,但一直沒訊息,我只好再打電話,邢榮傑已經不在了,是一個參謀接的,他對我說,參謀長給旅長彙報去了。敵人在行軍和渡河時是最好打的,我這時很想帶部隊上去打它一傢伙,但那個參謀說:“你衝一下,暴露目標怎麼辦?”我們只好再等,一直到下午,敵人進了村子,站穩了,並且還開始零零星星地向大小雷崗打炮彈,但估計他們對我們的情況也不大清楚,也沒什麼大的動作,屬於襲擾性的。
這時,汝河岸邊,另一場架設浮橋的戰鬥,也在緊張、激烈地進行著。十八旅工兵連和十六旅工兵連並肩戰鬥在一起,工兵戰士們克服種種困難,終於在下午3點多鐘,架起了一座能通行車馬的浮橋,為後續部隊過河創造了有利條件。
敵人飛機也來了,開始俯衝轟炸,浮橋又被炸坍了。肖永銀命令工兵連長:“再給我架!”工兵連長很為難:“老鄉的門板都用上了,沒有木料了!”肖永銀瞪了他一眼:“那麼多房子是幹什麼的?”工兵連長立即帶著戰士跑到附近的村莊,老百姓早在大軍到來之前跑光了,眨眼之間,工兵連就把一個村莊的房子拆掉了,木頭和木板被運到河邊,繼續搶架浮橋。
強渡汝河(2)
天黑後,十八旅指揮所移到了離橋頭只有100多米的一個小村莊。旅長肖永銀和政委李震來到河邊,觀察敵情,只見南岸滿天通紅,敵人在對岸連綿30多里的村莊,放起了大火,房屋燒著了,草堆燒起來了。肖永銀後來回憶說:
望著這連天大火,我想得很多。這幾十里長的火光後面,到底有多少敵人?敵人是否還在增多?下一步怎麼辦?打過去?摸不清敵人的底;新的情況報上去之後,由於聯絡中斷,還沒得到指示。等嗎?如果敵人繼續增加兵力,鞏固工事,就更難辦了。一大堆的問題壓得我心裡沉甸甸的。
我們在採訪肖永銀將軍時,他曾坦率地告訴我們:
當時韋傑也很著急,他給我講:“我看應該堅決打過去,是不是把部隊都放出去打一下?”事後來看,他這個意見是對的,但我那時覺得敵情不明,想得太多,就對他說:“你知道對岸有多少敵人?我們摸不清敵人的底,打過去是不是很危險?”我當時有點急,說話有點衝,韋傑皺了皺眉頭,走到了一邊,不再吭聲了。我把尤太忠拉到了一邊,商量了一下,我就過來對韋傑說:“我們是不是繞到汝南埠東邊十七旅那邊去過河?”韋傑沉思了一會兒,默默地點了點頭,算是同意了。我就命令部隊停止過河。
原五十三團作戰參謀尹萍回憶說:
在24日下午3時,我們五十三團趕到了汝河岸邊的楊灣村。當時也發現了敵情。三個營長都急忙跑到指揮所,著急地問團長蔡啟榮:“這是敵人的正規軍,怎麼辦?”我正好在旁邊,看到團長正在思考,就插了一句:“別急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