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蓋有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43部分,舊書大亨,開蓋有獎,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起來可是價值2萬多臺幣呀。
既然人家要這個價,林逸當然不會計較,直接付款,走人!後面那胖店主不知道自己打眼,走了寶,還在繼續影片泡妞:“今晚去哪裡嗨皮,去西門町嗎?吃宵夜好啊,我這裡剛收了1000多……”
……
心情舒爽,林逸喜洋洋地離開這家音像店,繼續在這條深巷中前進。
順著小巷子前進不遠,竟然與幾家書店不期而遇。有一家直接就叫做“臺北古舊書店”,在一個不起眼的二樓,上去之後店面也不大,最顯眼處放著幾本所謂珍品,價格當然不菲,似乎是民國版書籍。
林逸看了一下,其中有一本是胡適的詩集………《嘗試集》,亞東圖書館出版,1920年也就是民國9年初版本。
對於這本被譽為新文學第一本珍本詩集的舊書,林逸聞名久矣,卻從未看過。
此刻,就忍不住喚那店主過來,說:“能不能讓我看一看這本書?”
那店主是個中年男子,有寶島男人那種世故和圓滑,眼睛上下看了看林逸,就笑問道:“大陸來的?”
林逸皺眉:“是啊,有什麼關係?”
那店主也不避諱,直接說:“現在大陸人有錢,買得起好東西……像這種珍本我一般是不讓本地人看的,他們只會胡翻,卻是不買的。”
林逸:“……”
也不知道自己是什麼心情。
那店主卻是把那本書拿了出來,輕輕地捧在手裡,遞給林逸的時候,還不忘提醒,“這本書5萬臺幣,當然,如果你嫌麻煩,我們也可以收人民幣的……人民幣是多少來著,大約1萬六百多。”
這番話反而弄得林逸不知道該不該接這本書了,萬一自己翻看了不買,那不是很丟臉。
不得不說,這個臺灣佬絕對是生意精,似乎吃準了林逸的心理,所以才會說這樣的話。
管它呢,先看看再說。
林逸也就很篤定地把那本珍本《嘗試集》接在手裡,仔細翻看………
只見這本詩集中大多數都是初期的白話詩,可以想象,在那個時代,古詩是最傳統的詩歌形式,可是隨著五四運動,和西方文學的影響,民國時期那些知識分子們坐不住了,以散文的形式,開始了新詩歌的嘗試,而胡適就是敢於吃螃蟹的第一人。
也許他的這種詩歌還不完美,卻貴在新鮮和真摯。
……
“我從山中來,帶著蘭花草,種在小園中,希望花開早……”
林逸默默地念誦著這首名為《希望》的詩。
這首詩作於1921年,那年夏天胡適到西山去,友人熊秉三夫婦送給他一盆蘭花草,他歡歡喜喜地帶回家,讀書寫作之餘精心照看,但直到秋天,也沒有開出花來。於是就寫了這首小詩。
胡適是中國現代史上叱吒風雲的大人物,但他的作品真正為大眾所熟知的並不多,這首《蘭花草》可能是流傳最廣的一個。它清新、質樸、深情,對生命的期待與珍惜躍然紙上,而且琅琅上口。
此刻,林逸默誦這首詩歌,眼前浮現的不是蘭花草,而是胡適匆促而執著的身影。當年胡適學成歸來,也帶著一株“蘭花草”………自由主義,他千里迢迢不辭辛苦把它帶回來,種到中國的土地上,小心地呵護,殷切地期待它開出花來………何止是“一日望三回”啊!林逸想,正因為胡適有這種焦急的心情,當他看見這株遲遲不開的蘭花,才一下子觸景生情,萌發詩興。給它取命為《希望》,也許是希望自由主義思想早日開遍中國吧。
如今斯人已去,詩歌猶在,想想胡適這株風雨飄搖近百年的“蘭花草”,竟抹不去絲絲的惆悵。
再看一首為人稱道的詩………《蝴蝶》:
兩個黃蝴蝶,雙雙飛上天。
不知為什麼,一個忽飛還。
剩下那一個,孤單怪可憐。
也無心上天,天上太孤單。
有人說這首詩寫的是朋友之情,林逸不太相信,因為用“蝶”比喻兩個大男人,未免過於唐突。林逸覺得這是胡適對自己愛情生活的一聲嘆息。
胡適十幾歲時就與江冬秀訂了婚,但到美國之後,邂逅了才情超逸的韋蓮司併為之傾倒,兩人的半世情緣從此啟幕,現在已不是秘密了。這首詩寫於1916年,正是胡適回國的前夕,這首《蝴蝶》其實是一曲中西合璧的現代“梁祝”。本來“雙雙飛上天”翩翩翻飛的兩隻蝴蝶,因胡適母親催胡適回家成親,不得不“忽飛還”一個,剩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