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意孤行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1部分,文化人的經濟生活,一意孤行,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那2角錢一頓的兩菜一湯,大蒸糕和米飯。 在大學附近,零吃方便而價廉。最便宜的一餐1角錢也可果腹。刻苦的學生,只要自己筆下能寫,或者在中學教幾點鐘的課程,或者弄到家館(家庭教師),他可以不靠父母供給,生活也不至於恐慌。 沙灘紅樓周圍的小飯館星羅棋佈,不下二三十處。自西往東:有二院對面的華順居,景山東街東口內路北的德勝齋(回民或稱教門館子),東齋北側的海泉居,斜對面的林盛居,沙灘西端路南的切面鋪,一院對面的川菜館。此外江蘇館,湖南館,北方館應有盡有。 海泉居最貴的一道拿手好菜是“炒腰花兒”,一客4角錢。普通客飯一葷菜(如特色菜“張先生豆腐”之類)一湯,花捲米飯管夠,賣1角5分至1角8分,已經很不錯。麵食更便宜。10個水餃4分錢;10個肉餡餅8分錢;最經濟的是三碗麵皮6分。 膾炙人口的是德勝齋的燒餅和燉牛肉,切面鋪的烙餅和肉片熬白菜豆腐,林盛居的張先生豆腐。30年代的北平飯館,以姓氏命名的美食有三種:張先生豆腐,馬先生湯,胡博士魚。據《石屋餘瀋》自述,中山公園長美軒的馬先生湯為馬敘倫首創。胡博士魚傳說為胡適之所創,在王府井的承華園(後改名安福樓),其法為鯉魚切丁,加三鮮細料熬成魚羹。至於張先生豆腐是沙灘一帶的名菜,幾乎家家有,而不見於其他地方。菜裡有筍片,推想首創者張先生是南方人,公認美味,1角6分一盤。txt電子書分享平臺

20世紀30年代北平文化人(5)

還有另外一種吃法。如果沒有課,在學生宿舍看書不願出門時,每每拿一角錢叫工友出去買10個包子或烙兩張餅加蔥花麻醬,分外節省時間,還香了一屋子。 大學生有時出去改善生活,可以到西單,甚至前門外,實際上常往東安市場,因為離得近,還可買其他用品。東安市場飯館不少,高檔次的有森隆、五芳齋,低檔次的有春元樓、俊山館等,中等偏上的有潤明樓和東來順。到潤明樓,吃豆沙餡包、紅燒肉條,很美。最常進的是東來順,它生意做得活,比如20個羊肉餃子8分錢,加一碗小米粥1分錢,共9分錢。羊餡餅或牛肉餅,1角多錢,很好吃。再提高些,三四好友登樓喝幾兩,下酒之菜酥魚、醬肉腱子各一盤,價錢都是1角6分;料上等,工細緻,味道絕美。還有幾分錢一碗的酸辣湯(內有雞血條和豆腐條)和不要錢的高湯,上好的是雞鴨湯撒豆苗,可惜後來絕種了。秋天涮羊肉上市,東來順樓上擠滿了學生,1圓錢可開一桌,飽餐“涮鍋子”。又鮮又嫩的羊肉,物美價廉,人人傾心向往。前門外致美齋是有名的美食館子,10人聚餐,總共花費只有10圓左右,平均每人攤1塊銀圓,很滿意的享受。(陳注:據1940年12月《宇宙風乙刊》第34期,1944年1月《天地》雜誌第4期,1944年10月《東方雜誌》40卷20號等史料整理。) 大學生租房自住,還可以自做自吃;但人數不多。北京有一句俗話:千算萬算,不如起火做飯。30年代物價低,香油與上等鮮豬肉等價,都是1圓錢4斤半,或每千克4角4分。比如三四個人吃炸醬麵,自做肉丁炸醬一碗,5分錢就夠了。紅燒肉3斤下鍋,成本不到1塊銀圓。缺點是要自付勞力,太費時間。 早點則有三種吃法。上等的在一院紅樓對過吃那5分錢一件的西點,喝牛奶可加糖。中等的在西齋對過麵包鋪喝豆漿或西米粥,吃豆沙、山楂餡兒麵包。下等的在沙灘路口,有一位和善老頭挑擔子賣3大枚一碗的杏仁茶,這濃膩香甜的杏仁茶啊,配著那才炸出來的焦黃果子夾熱燒餅,它點綴著北平,點綴著大學。 週末逛商場和戲院 星期六或星期日的下午,在東安市場裡、丹桂商場的書攤上,有不少大學生沉迷在書堆裡翻來翻去,猶如發掘寶藏一般。 有些學生卻似毫無目的地在市場的人群中閒逛,那裡有馥郁的香氣使人陶醉,珠光寶影使人目迷;還有婉轉纏綿的大鼓書,鑼鼓喧天的京戲;有咖啡館,有彈子房,有棋社…… 北平影戲院也不少,有真光、光陸、平安、飛仙……學生影迷,每當星期假日都爭先恐後在那裡鑽動著。 大學生的住宿 老北大有多處宿舍,登記後聽候分配,不久就可以得到。住學校宿舍有優越性,不花錢,沒有飄零之感。宿舍也可以分級別,評家的標準是兩個:一是寬敞或擁擠;二是方便不方便(上課、吃飯等)。女生少,住宿也就形成女尊男卑,突出的表現是女生一個佔一間,男生就不成。 錄取之後、分得宿舍之前,有一段時間只能住“公寓”這種專為學生準備的特殊形式的住所。它的性質不同於旅店的貴,住客常來常往,公寓則以月計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冷少追愛:寶貝別想逃

不落的滑翔翼

流落橫濱的我今天也在努力歸隊

鈺剡

新安江大移民

猜火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