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部分
標點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5部分,中國足球打黑第一斗士:高官的良心,標點,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意三點:一是體育局要為調查組提供情況和證據,並動員綠城配合調查;二是充分闡述浙江省體育局對打黑鬥爭的態度和做法,分清功過是非;三是在此期間體育局不再對黑哨問題公開表態。
陳培德琢磨著手裡的調查組成員名單,梁效平、李東生都認識,組長和副組長徐檳和趙建平的名字特別陌生,似乎總局沒有這麼兩個人。奇怪了,這是怎麼回事?於是,陳培德讓體育局監察室主任潘善泰跟總局監察局核實一下。潘主任撥了一通電話,週日沒人上班,誰也沒找到。最後,他想起了監察專員賀興亞。賀興亞是賀龍元帥的侄兒,是資深的紀檢監察官員。電話撥通後,賀興亞說,派調查組到杭州調查的事,他是知道的,這兩個人是否副局長,他也不清楚。
第八章 黑雲壓城下的一線曙光(6)
總局監察局下來的調查組,組長和副組長是否副局長,賀興亞都不清楚,這是怎麼回事?這個調查組會不會是中央派來的?陳培德打電話向魯松庭彙報。
魯松庭指示:“全力以赴地協助和配合。”
4日,調查組一行四人飛抵杭州。
杜兆年和潘善泰到機場接機。陳培德率黨組所有成員在紫雲飯店會議室與調查組見面。
陳培德代表體育局黨組對調查組的到來表示歡迎。
在陳培德、杜兆年等人發言後,調查組組長徐檳說:“我們是受總局黨組的委託來杭州調查裁判接受俱樂部錢財事情的。調查組無權評價浙江省體育局和陳培德局長在打假掃黑中所起的作用。我很理解幾個領導的苦衷和不理解,我認為主要是缺乏溝通,不存在對反腐敗的問題認識的不同。我們這次來也表明總局黨組對這一問題的認識和態度。要重視體育界的腐敗現象,要真抓實幹,抓好對不正之風的整治……”
調查組轉達了有關方面的意思:對陳培德的立場在原則上給予肯定,不過希望注意方式方法。
徐檳四十四五歲,中等身材,滿口京腔,看上去精明強幹。
陳培德確信這個調查組一定有來頭。
杜兆年感到納悶的是李東生怎麼能成為調查組成員呢?他是裁判辦公室主任,是裁判的上帝。有人說,要贏哪場球,第一個找的人就是李東生。他不僅有權分配裁判執哨的場次,還可以給暗示裁判。他是裁判的“上帝”,裁判的排程、晉級、表彰者抓在他手裡。他想跟誰過不去,誰就死定了,不要說晉不了級,裁判也沒得當。
裁判員楊志強在多哈亞運會執法出色,亞足聯裁判委員會將之列為精英班成員。不知李東生為什麼看他眼眶發青,愣是不讓他申報國際級裁判,即便亞足聯裁判委員會多次來電過問,他也沒過李東生那一關。有人說:“楊志強要不就是沒送禮,要不就是禮送少了。”
李東生剛到裁判辦公室時可不這樣。那時的他什麼也不懂,可是做事肯投入,又很有心計,有段時間不分晝夜地在單位忙,連續三週沒回家,他到賽區不會客,不吃請,不娛樂,給人一種特別敬業和廉潔的印象,多次當選中國足協“優秀幹部”。他對裁判員要求很嚴,要求他們在執法賽區:“不能吸別人一支菸,喝別人一杯茶。”
這位中國足協“廉潔自律”的“優秀幹部”為某俱樂部在一國際比賽中主場取勝,向韓國主裁行賄5000美金。不料,韓國裁判事後將贓款交給亞足聯。亞足協追查下來,最後在南勇、楊一民等人斡旋下總算沒翻船。
杜兆年認為讓他參加黑哨調查實在是太不合適了。他將這一想法告訴了陳培德。
“這不行,絕不能讓他參加調查,請他立即迴避!”陳培德堅決果斷地說。
杜兆年請潘善泰把浙江省體育局的意見轉達給調查組。調查組認為體育局的意見有道理。第二天,李東生灰溜溜地離開杭州。
儘管體育局的保密工作做得較好,可是第三天媒體的報道就出來了:“就在各方擔心、黑哨們自己也以為可以鬆口氣準備回家過年的時候,沉寂多日的反黑中心杭州昨日又起波瀾,國家監察部門派出的調查人員悄然抵達,並與原吉利和綠城俱樂部接觸,這意味著掃黑事件不了了之的傳聞不攻自破……”一場更大的風暴正在悄悄地醞釀,掃黑向縱深發展,從此足協只能擔任配角了。txt電子書分享平臺
第八章 黑雲壓城下的一線曙光(7)
調查組行事低調,拒絕任何媒體採訪,他們與綠城的宋衛平、沈強等人逐一談話,而且還把桂生悅、鮑仲良等人從深圳和廣州請到杭州接受調查。據說,調查組兵分兩路,另一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