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是結局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64部分,狼行三國,這就是結局,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甘寧聞言大喜,他與張飛都是好酒如命之人,立刻對曹cāo手下眾將言道。
曹仁夏侯惇等人一聽卻都是苦笑連連,有你甘興霸在誰敢和你們喝酒,上次汜水慶功之時他們得曹cāo授意上前給甘寧灌酒,結果興霸回過味來一一找了過去,結果可想而知。
“曹將軍,那董軍已經退去,此地不可久留,我們不如立刻回洛陽,也省得大哥惦記。”趙雲一邊出言道。
曹cāo心中已經打定主意,收攏殘部便和甘趙二人一同奔洛陽而去。
再說劉毅在洛陽宮城之中一夜搜尋,竟是無半點玉璽訊息,早起心中不免奇怪,便在此時忽然有人來報,說是盟主召集眾諸侯議事!劉毅見來人表情不對,便出言問之,豈知對方答曰孫太守昨夜不告而別便擅自離洛陽而去!劉毅當下便是心中一驚!
“我已經提前做好了安排,宮中也俱是我之士卒,如今孫堅去的如此焦急,便以二人之間的交情也未招呼一聲,原因不會有別的了,肯定是得到了傳國玉璽!這。。。”想到此處劉毅不免更是奇怪,來歷史的大方向並未因自己的來到而改變,孫堅得玉璽的命運自己也改變不了,本來還想用此物yīn袁紹一下,沒料到還是天命難違!
到得聯軍主帳,眾諸侯已經是雲集一處,袁紹正在與眾人訴說孫堅隱匿玉璽之事,原來昨夜孫堅手下在駐地井中發現一具婦人屍體,打撈上來之後在她懷中發現了傳國玉璽!此時大漢國勢已衰,孫堅與手下眾將都認為是天意如此,又怕夜長夢多,竟是連夜出城回江東而去,豈知當晚士卒之中正有袁術心腹,急忙將此事告知袁術,術與袁紹提起此事時孫堅已經去的遠了,袁紹也是圖呼奈何。
“朗生來得正好,那孫堅當rì請為先鋒,受困之時還是朗生相救,蓋因念他乃是為大漢出力,且有同袍之義!豈知此人狼子野心,竟然私自藏匿玉璽,還不告而別,如此行徑,怎能輕饒?”袁紹說話間一副憤慨的樣子,似乎是對孫堅的忤逆痛心不已。
“哦,竟有此事?盟主可曾探查清楚,以文臺兄的為人,似乎不會如此行事吧?”劉毅只得揣著明白裝糊塗,同時心中也在鄙夷袁紹,您哪裡是恨孫堅忤逆,不過是因為他未將此物交予盟主罷了。
“哎~知人知面不知心,昨rì他發現玉璽之時正有公路心腹在場,且此人夜間離去,還不是做賊心虛之舉?今召集眾人議事,商量如何追討此物?”劉毅的回答正是常理,袁紹也不疑有他。
“本初此言詫異,如今聯軍大功未成,董賊仍裹挾天子,本初不思如何攻下長安,迎回天子,卻只在意一區區之物,豈不是因小失大。”曹cāo此時走進大帳,對劉毅報以友善的一笑,聽見袁紹的言論之後立刻出言反駁,在他來若是當時袁紹聽他之言,眾人合力追之,即使李儒安排了伏兵也難以阻擋聯軍之眾,恐怕天子已經被迎了回來,豈用自己損兵折將?念及此處,言語之中也是不甚客氣。
聽了曹cāo此言劉毅倒是暗暗點頭,其言辭之中對於玉璽毫不重視,就此一點,見識就在袁氏兄弟與孫堅之上!他與劉毅不同,朗生是知道後來發生的事情,而曹cāo純粹是憑藉自己的眼光,二者絕不可同rì而語,劉毅此時倒是好整以暇的觀袁紹如何應付。
“我聯軍自成立以來,浴血奮戰,力奪汜水虎勞兩處天險,逼得老賊棄洛陽而走,已是不世之功!老賊手下頗有能人強兵,其退軍之時必有勁卒殿後,當rì決定不與追擊也是眾人共議,孟德你輕軍冒進,果受其害,今rì還出此言?是何道理?”曹cāo很不客氣的話語讓袁紹在眾人面前失了面子,他也毫不退讓的拿出盟主的威嚴反問曹cāo。
“哼哼,cāo此次之敗乃是實力不足,若眾人肯齊心合力,縱是老賊設下埋伏又能如何?公等平rì裡嘴中心存漢室,可天子就在眼前之時為何裹足不前?豎子不堪與謀,cāo告辭了!”曹cāo越說越是激動,最後竟然口出決裂之語,深深望了劉毅一眼之後轉身便走!
劉毅聞言卻在心中更加提高了對曹cāo的重視,此人在某些方面確與自己多有相似之處,為達目的不擇手段,一旦自己的目的難以達成便立刻棄之如履,絲毫不加拖泥帶水!這樣的xìng格若是放在後世必會為世人所詬病,可在這漢末亂世,yù尋王霸之道,卻正是得其時也!rì後若是與此人敵對,可得萬分小心!
“這曹孟德太過無禮,明明是自己輕敵冒進竟還出言指責在座大臣,我等若不是心繫漢室,今rì怎會在此?各位不必為此人壞了興致,他要去便去,我等還需商議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