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是結局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25部分,狼行三國,這就是結局,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心,曹某便要他是否能一直如此穩如泰山!”曹cāo言及此處已徹底冷靜下來,頓了一頓之後又再言道:“自妙才虎豹騎後,元讓文則相繼揮軍冀州,兵力上袁本初已不處於下風,曹某已是仁至義盡了。。。”
見曹cāo言猶未盡,荀彧接道:“倘若此番袁本初還要在劉毅手上大敗虧輸,二位將軍亦可依計行事。”聽聞此言曹cāo眼中jīng芒一閃而過,微微頷首卻是不再出言。
便在張虎出兵兗州與曹cāo大戰之時,南皮城下虎衛北平二營已經趁夜離開此間,餘下空營以為疑兵之計,真正監視此城動靜的只留下了高順的遼東營與李鐵牛的朱雀營一部。張合率領虎衛營趕往清河附近接過玄武白虎二營鉗制高覽守軍的職責,而劉毅則親領北平營與親衛營趕往渦水迎擊袁紹自渤海而出的大軍。
與此同時黎陽清河兩城守軍已經不見平常遊弋在城下的幽州騎軍,徐晃龍驤營的營寨則是rì夜加固,一副嚴防死守的姿態,袁譚自鄴城而出的五萬大軍距離黎陽不過一天路程,顏良文丑率領的冀州騎軍及夏侯淵的虎豹騎亦和幽州騎軍一般行蹤難覓,而在袁譚身後八十里處,夏侯惇的四萬兗州步卒亦在極快的向黎陽城下挺進。。。
第四百四十六章 鷹嘯九天
() 0…05…02
甘寧襲佔稽古之後不久,渤海的天耳便傳來了得自許攸的袁紹動向,劉毅與幾位軍師的猜測雖不中矣,亦不遠矣。與其對應的軍師調整立刻展開,賈詡去了黎陽城下徐晃營中,郭嘉則隨趙雲鐵騎營而動,至於戲志才,本來劉毅一心將之留在南皮城下高順營中,可他卻堅決要求跟隨主公,如若不然,劉毅與高順的角sè便要互換,無可奈何之下朗生只得與戲志才同率北平營於夜間繞過南皮城開往渦水之側迎擊渤海出動的袁紹大軍,此舉也是對甘寧飛虎軍的呼應。
北平營在劉毅軍中屬於新編的部隊,半年之前方才成軍,全營上下五萬人馬,以各地抽調的老兵為基幹輔以幽州郡縣的郡國兵加上新招募計程車卒編練而成,首任統領乃是原親衛營統領翎軍將軍太史慈。和另一支新編練的主力遼東營一般,這半年來子義在士卒的cāo練上不知花下去多少心血,幾乎天天都紮在營中,使得呼延小朵對劉毅這個大哥都很有意見,不過苦練出強軍,此次大戰作為攻擊南皮的主力之一,北平營的表現稱得上可圈可點,實戰也使這支年輕的隊伍迅速成長起來,是以劉毅才會在太史慈增援甘寧之後親自統領此營。
當然說起戰力高順的遼東營也絕不在北平營之下,論道攻城還要稍勝一籌,但北平營也有著自己的特點,其中將近四分之一的新兵都是來自燕郡,那裡可是劉毅起家的地方,百姓對他徵兵的響應尤其強烈!隨著屬領的不斷繁榮和生活的提高,劉將軍在百姓之中的聲望還要勝過天子,這一點在燕郡表現的又是更為充分,除了這新編的兩營,各營之中也都有著很多的燕郡士卒,他們可是以將軍子弟自居的。
繞過南皮之後,劉毅下令全軍減緩了進軍的速度,並在廉山之側安下營寨,冀州大戰之中,幽州軍的兵力是處於優勢地位的,可隨著曹cāo兗州援軍的加入,這個優勢已經幾乎不存在了,且袁尚兵出鄴城之後,戰場的重心也開始向黎陽一帶傾斜,劉毅之所以讓甘寧率軍進逼渤海與自己遙相呼應也是為了讓渤海的袁軍難以加入黎陽戰場,區域性上幽州軍一定要形成優勢才能更好的消滅敵軍有生力量。
廉山雖名為山,其實也只有數百米的高度,方圓亦不過十數里,劉毅讓北平與親衛二營士卒于山腳下紮營,自己與戲志才則把帥帳安在了半山之上,此時大帳之外的空地上戲志才正在案前著各地傳來的軍情,管亥與劉六劉七則是寸步不離劉毅身邊,而朗生卻是仰首向天,並手搭涼棚以避rì光,周圍的護衛都在百步之外。
渤海位於廉山的東南面,即使要登高遠望也該面朝東南才是,如今去並不見任何塵煙,顯然還沒有袁軍人馬的動靜,卻不知將軍此舉又為何意?很多親衛營士卒心中都有著這樣的疑問,當然他們相信將軍如此一定有他的道理,身為親衛他們也絕不會多言。
今rì天氣極好,陽光燦爛,雲彩亦是極少,湛藍的天空下偶爾只見飛鳥掠過,一些展翅高飛的猛禽在眾人眼中更是隻能見小小的黑點,此時劉毅所觀察的正是天空上一個幾乎難見的黑影—獵鷹飛羽!亦知有他那般野獸一般的眼力才能將高處的動靜個詳細。
敵軍的動向對於統軍者而言是無比重要的資訊,早一刻得知便能佔據一線先機,對於勢均力敵的對陣雙方而言,這一點先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