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是結局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05部分,狼行三國,這就是結局,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更是讓長子袁譚親率五萬jīng兵坐鎮,足見重視。
袁譚此人於袁紹諸子之中頗具勇力,平素與一干武將走的很近,在冀州軍中的影響力要勝過兩位親弟,不過其人xìng情粗豪在袁紹心中卻是不及其幼弟了,近年來袁本初多有提攜幼子壓制長子之舉,將鄴城交給袁尚就是其一,不過長子繼位自古以來就是慣例,縱然袁紹有心如此也不得不有所忌憚,否則一旦不慎極易失去人心,由於劉毅的前來,今世他的實力雖也極強可比之那個雄踞四州,帶甲數十萬的河北之雄就要差上不少了,因此此時的袁紹還是顧忌頗多的。
可袁譚的危機感並沒有絲毫的減弱,幼弟袁尚心思極為靈活,論到討父親歡心他是拍馬難及,現在更是大肆結交袁紹手下的一眾謀士官員,建立自己的班底,像許攸、郭圖等人皆與他過從甚密,主事鄴城之後更得到了不少軍營中的支援,如今單論實力他已經能與袁譚分庭抗禮,更別說二弟袁熙也是站在袁尚一邊的,長此下去哪裡還有自己的立足之地?權力鬥爭之中世間一切親情都是微不足道了。
當然身為長子的袁譚也有著自己的實力,像高覽鞠義這樣的大將就是站在他這一邊的,至於顏良文丑田豐等人只是忠於袁紹,現在主公正當盛年他們還沒有太多的傾向,不過為了冀州的安定田豐在其中可沒少花心血,若非他與沮授等人的協調,怕是這長幼之爭就要更加激烈了,如今隨著劉毅的大軍壓境一切問題也被暫時的隱藏起來。
華夏有句古話,初生牛犢不怕虎,這既可以形容年輕人的闖勁幹勁卻也可體現其無知無畏,對於劉毅的認識袁譚都是透過人言,此次讓他鎮守南皮袁紹特地嚴格告誡一旦劉毅大軍前來,絕對不可出城迎戰,只能據城堅守,南皮軍中有不少沙場宿將,只要上下一心加之雄城在手便有對抗的資本,否則他與劉毅交手結果可想而知。
當rì父親交代之rì神情語氣都極為嚴厲,畢竟自西園始二人便有過多次的並肩作戰,對於劉毅的用兵之能袁紹亦是深知。可袁譚口中唯唯諾諾的同時心中也有自己的想法,若是能在此次大戰中擊敗有常勝之名的劉毅,對他的聲望及以後的爭權都會有莫大的好處,因此當幽州大軍兵鋒直指南皮時,他亦是摩拳擦掌想要表現一番。
劉毅大軍到達南皮城下之時方當正午,昨夜太史慈的北平營已經提前趕到了城西二十里之處安營紮寨,聞聽主公前來子義也立刻趕來相迎,到得營中劉毅將安營之事交予一應手下,自己卻邀高順與太史慈一起去詳觀南皮城池,當年他自北海徐州返回幽州之時走的就是安縣,此處倒從未來過,既然想要破城,這實地勘察是免不了的。
此事自然也是敬方心中所想,戲志才雖是擔心主公安危,但此時己方大軍在側,袁軍又是守於城中不出,加之南皮四周皆是平原,放眼去便可一覽無餘,因此他與郭賈二人亦是隨同前往,在劉毅心中,倒是巴不得袁譚可以有這份勇氣出來突襲一下,自從在阜平與呂布生死一搏之後,他已經很久沒有上陣殺敵了,憋的相當辛苦,不過心中亦知這種機會以後也是越來越少,身為主公他怎能親冒矢石?首先戲志才這一關他便過不去,說不得也只能找眾將一樂了。
遼東營安營之處只在南皮北門外二十里,眾人馬匹都是神駿非常,不片刻已經到了距城兩裡之處,若非戲志才出言阻止,估計劉毅就直奔著城門去了,想來城中也不會有子義這樣的神箭,朗生血龍戟在手,胯下又有寶馬烏雲蓋雪,當然絲毫不懼城中的袁軍。
“志才,這隔著兩裡地如何能夠清此城詳細?再往前靠近一里方可,志才放心,如此距離城上便有強弓硬弩也傷我不到,再說還有敬方子義一旁相隨,不過你與奉孝文和還是在這安全。”劉毅勒馬出言道,雖然他從後世穿越而來,可也不是萬能的,至少望遠鏡他就做不出來,這個時代的工藝還沒有達到那個標準。以太史慈的寶雕弓加上金翎箭全力以赴也只可傷敵於六百步之外,這一里的距離已是極為安全了,不過三位軍師可都是文士,事關他們劉毅不敢大意。
“子義、敬方、劉六,近城一里之後切不可讓主公再前進一步,否則我必以軍法治汝等。”劉毅此言確在情理之中,戲志才當下便對幾人言道,話雖是對著高順等人,可卻全是說給主公聽的。
“軍師安心便是,有我在定保主公無恙。”眾人聞言俱是應是,太史慈於馬上言道,此次調往北平營擔任統領之前他可一直是劉毅的親衛營統領,這個距離以主公的本事當是安若泰山。
劉毅聞言雙腿一夾烏雲蓋雪,那馬便如離弦之箭一般飛奔而出,一里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