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上紅蓮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4章 談心,康熙養兒記,天上紅蓮,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皇上,不好了。太皇太后過來乾清宮了。”梁九功看著不遠處氣勢洶洶的孝莊太后,趕緊一溜的跑到書房裡告訴自己的主子。
“來就來了,你慌什麼?”康熙從一堆奏摺中抬起頭來。
“可是太皇太后看起來很生氣。奴才是想,太皇太后是不是…”後面的話作為一個奴才也不好編排,可是梁九功話裡的意思康熙卻是明白了,要不是大事,孝莊太皇太后定不會這麼氣勢洶洶就跑來乾清宮。
“下去候著。”康熙揮手說道。
孝莊今日來是因為索額圖帶著吳應熊找到了她的宮內,一把鼻涕一把淚的說著三藩的勞苦功高。孝莊心裡隨時百般贊同撤藩,但是如今時機不到,皇傢什麼都沒有準備好,貿然撤藩,很容易造成打亂,孝莊本來是想用時間熬到吳三桂等人老死,可是奈何康熙是不會同意的。
所以孝莊這就是作為一種態度,畢竟她要先穩重三藩,三藩決不能在朝廷沒有做好準備之時就反了,不然天下初定,又要揭起新一輪的戰爭。國將不國,愛新覺羅的江山又能如何坐穩。
“孫兒給老祖宗請安,老祖宗有事傳一聲就行,怎地親自來了?”康熙整理了一下自己的龍袍,笑眯眯從椅子上走出來,扶著孝莊坐在椅子上。示意身邊的人都退下說道,“好了,老祖宗,沒外人了,您不用這麼端著。”
“還不是你個不孝子,撤藩的事情有那麼著急嗎?”孝莊口氣裡已經沒有情緒上的什麼怒火,但是為了配合自己剛剛風風火火跑來,還是把茶杯啪的一聲摔在地上,外面的人只能聽見摔東西的聲音,卻絲毫不知道,這祖孫兩人完全是一片祥和。
“老祖宗,照您說的,等到他們老死,孫兒都不知道得把他們養成什麼樣,到最後也是養虎為患。”康熙怎麼會放任這些年三藩壯大,這就是一個毒瘤,一定要儘早的拔出。
“你說的哀家懂,只是玄燁,這打仗可不是兒戲。你想過沒有?如今國庫的樣子,你覺得能支撐幾年?”孝莊嘆了一口氣,國中之國也不是她願意看到的,但是她是真的認為時機不成熟。
“這些孫兒自有注意,只是在愁將領如何選。朕想起用漢將。”康熙對於輔佐了兩朝小皇帝的孝莊還是很佩服的,所以便把自己的疑慮說了出來。
孝莊沉吟片刻,想了一下,便對康熙說道,“嶽樂可堪重用。至於漢將,皇上有何想法?”
“朕想用鰲拜。他的軍事才幹朕很認可。”康熙這些日子仔細檢視了清宮裡關於鰲拜的檔案,他的前半生戰功累累。號稱滿州第一勇士,皮島之戰是鰲拜立下的第一大戰功。而後的松錦會戰更是為後金奪取大明奠定下了不朽的軍功,而後打敗農民兵李自成的部隊…這一系類戰功都無不在向康熙訴說一個軍事才幹非凡的將軍。
“他今年都六十歲了。”孝莊嘆道,“而且他,哀家著實不贊同用。他本身在軍中就有十分高的威信,如今軍權雖說教了出來,但是你我都心知肚明,軍權有時候什麼也代表不了,他有軍心,哀家可以肯定,只要他振臂高呼,一定有數萬萬將士聽令。”
康熙若有所思,孝莊說的確實是一個方面,可是不用鰲拜又要用誰?這個人他可以控制,所以便放心不少,再加上又有鰲拜的孫子達富扣在宮中,雙重保護下,鰲拜還是可以用一用的。
“皇祖母,朕還是想用用鰲拜。”康熙下定了決心,“還請老祖宗幫朕拿個主意,漢將又該用誰?”
康熙把自己一下午再三斟酌的人名列出來的紙張放到孝莊跟前,孝莊挨個看了一遍,用手在幾個名字跟前點了點,康熙便一一記住,笑著對孝莊說道,“孫兒多謝皇祖母了,最近阿瑪情緒可好?”
順治自打回了宮,突然就執意不準康熙為他正名,康熙為此也著實苦惱,不正名,在這個宮裡要如何稱呼?又如何跟朝臣交代?畢竟當初進宮可是百官覲見,順治的出現也著實嚇到了很大一批老臣。
“嗯,他也是為你著想,說是如今一切都不穩定,你萬一做什麼大動作,讓吳三桂他們三藩得了什麼把柄,到時候民心怕是會…”孝莊嘆道,“不過這樣也好,哀家啊,只要看著他心裡就舒坦,什麼名不名的何必在意。”
孝莊的女兒雅圖和阿圖兩位公主如今已經都在京城中安置,唯一的兒子也陪在了孝莊身邊,她如今也沒有什麼不滿意的。
“原來如此。朕真是不知道該說什麼才好。朕無論如何都不會讓阿瑪就這樣無名份在宮中生活,這樣的話,讓那些老臣們怎麼想皇家,還不知道要被編排出多少版本的飯後談資的,與其如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