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 這是提前到來的兩萬推加更
月面提示您:看後求收藏(113 這是提前到來的兩萬推加更,我的民國不可能這麼萌,月面,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去,現在,馬上。”
“是是,我就恭敬不如從命啦。”
這樣說著,輝夜姬起身告辭,她的隨從鳳凰院妹紅也畢恭畢敬的對帝姬行跪拜之禮後起身離去。
在拉門被妹紅隨手關上之前,清浦奎吾隱約聽見輝夜姬主僕的對話。
“輝夜,你的腳還在抖哦。”
“囉嗦,那是因為跪坐得太久了。”
清浦奎吾不由得苦笑,其實他估計自己站起來腳也會抖,剛剛的帝姬太嚇人了。
“清浦君,你認為現在的事態,該如何是好啊?”按理說,這種問題應該明天樞密院集會的時候問諸位元老才對,現在直接問連樞密院的門都沒摸著的清浦奎吾那是對他的抬舉,可惜清浦自己不這麼舉得。
他覺得帝姬丟給自己一個燙手的山芋,接也不是不接也不是。
不過,要說想法,他到不是完全沒有。
權衡一下後,清浦奎吾決定直抒胸臆。
“殿下,臣以為這種時候,必須尋找可以依仗的國際友人。不列顛在事後的反應有些奇怪,不能信任他們,但俄國人,臣認為可以趁機多接觸一下,爭取和他們的同盟。”
“俄國人在遠東已經沒有艦隊了,中國人的海軍打來,他們要如何插手?”
“這……他們可以從陸路威懾中國人,至少能保證朝鮮的安全。”
其實這就是清浦自己給自己找的臺階,他哪會不知道日本沒了朝鮮會怎樣,那個時候只怕日本帝國再也沒有保證朝鮮安全的需要了。
清浦還想說些什麼,帝姬卻搖搖頭,示意他不要再說了。
“到頭來,還是要看聯合艦隊的戰績。日清戰爭的時候(日本對甲午戰爭的稱呼),軍令本部和大本營跟先帝姬達成的協議就是看聯合艦隊能否擊敗清國的海軍,一旦聯合艦隊戰敗,就立刻中止作戰行動。想不到我現在,也落到同樣的境況了。姐姐啊姐姐,你這是陰魂不散啊!”
按理說清浦奎吾不能對先帝姬不敬,但此時他又不能不贊同帝姬的話,最後他決定選個比較保險的選項——稱讚聯合艦隊。
“當年面對清國那幾乎兩倍於我國的艦隊實力,聯合艦隊尚且打出那樣輝煌的戰績,此時我聯合艦隊遠強於清國海軍,定能旗開得勝。”
“希望如此吧。當年伊東元帥不負眾望,希望他一手提拔起來的東鄉平八郎中將也能堪此大用。”
**
1901年12月14日,日本帝國政府和沙皇俄國政府達成密約,只要聯合艦隊擊敗中國海軍,沙俄就和日本帝國建立同盟關係,共同面對可能到來的“第二次日清戰爭”。
1901年12月29日,日本政府向臺灣的兒玉源太郎發出第三份人事調動命令。同一天,約一個旅團7000人的日軍從橫須賀登船,向臺灣開拔。運輸船團從瀨戶內海駛向公海的途中,接連匯合了從吳、佐世保等地出發的日本帝國海軍常備艦隊主力,彙整合一支由超過30艘戰艦和30多艘輸送船、聯絡船以及特務偵察船組成的龐大艦隊。
艦隊剛出港就被林記的情報機關捕獲,隨後中國海軍艦隊從蘇比克灣傾巢而出,計有各型艦隻和輔助船隻21艘。
毫無疑問,除了艦載神姬的數量和質量都相仿之外,日本艦隊佔有絕對的優勢。戰艦方面日本擁有五艘戰列艦,中國海軍只有兩艘;而裝甲巡洋艦方面看起來是中國海軍佔有,因為日本海軍巡洋艦艦隊裡還編有吉野、秋津洲和浪速這種甲午海戰時候的用的老爺船,真正的新造裝甲巡洋艦隻有六艘,遠不及中國海軍,但這六艘裝巡的噸位都比中國海軍手中最大的裝甲巡洋艦海天艦要大得多。
但是歷史這東西總是驚人的相似,甲午年的時候,日本海軍在豐島海面勇敢的向遠比自己強大的北洋艦隊開了火——還是在雙方政府並未正式宣戰的情況下,然後日本贏得了戰爭;而現在,弱小的新生中國海軍,則發誓要挑戰強大的日本聯合艦隊,而且也是在雙方政府沒有正式宣戰的情況下:人家日本只是向自己的殖民地運兵而已,從國際法的角度講沒有任何不妥,純粹是林有德主動找茬。
**
作者的題外話:話說最開始的時候,我記得勝利號是條老船,所以本著不能讓主角實力過快坐大的考量,我才安排它被俘。結果今天翻了翻沙俄海軍簡史,發現這貨是標排一萬二的新船,採用的是甲午之後革新過的新式無畏艦的設計思路,有單一口徑的主炮和當時很流行的炮廊設計,而且急速能到18節……最重要的是,這貨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