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面提示您:看後求收藏(76 庚子風雲(6),我的民國不可能這麼萌,月面,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暈陸!”袁世凱大笑三聲,繼續對唐紹儀說,“這南洋王想這藉口也真絕了。你真應該看看那老佛爺聽到這詞時的表情,哈哈。”

“這麼說,這軍費是要出來了?”唐紹儀一面陪笑一面猜測道。

“還沒有,老太婆讓榮祿從西線進攻,我們就等著看戲吧。他們打得順利,我們就南下搶功,打得不順利我們就賴著不走,直到國庫給錢。”袁世凱說這話的時候那叫一個春風得意,“我看,榮祿順利不了。之前那是我們這邊給了革命軍壓力,現在革命軍緩過勁來,黃興和他妹妹還是很能幹的,西線那邊只怕偷雞不成還要蝕把米啊。”

看袁世凱心情好,唐紹儀臉上也一派輕鬆,他用拉家常一般的輕描淡寫的口吻對袁世凱說道:“剛剛對南洋軍駐大沽特遣隊的戰力評估已經送到。”

“喔,如何啊?”

“呃……”唐紹儀有些躊躇,他再次確認袁世凱的神色表情,才下定決心稟報道,“我看完整份報告後,認為南洋軍的戰鬥力可以用十六個字概括:武器精良,訓練有素,戰意高昂,紀律嚴明。”

一聽唐紹儀對南洋軍的評價這麼高,袁世凱臉上的喜色開始淡了下來。他看了眼唐紹儀,抬手摸著他那油光發亮的前額說道:“好個‘武器精良,訓練有素,戰意高昂,紀律嚴明’,依你看,這南洋軍,和我操練的北洋軍比起來,哪個更加善戰啊?”

“這個問題,只有等兩支軍隊實際打上一仗,才能見分曉了。”唐紹儀何等精明,果斷打起太極。

袁世凱撇了撇嘴,輕輕的哼了一聲,但顯然今天的巨大收穫帶來的愉悅心情並不是那麼容易被影響,所以他也很快恢復了最初的好興致:“看來,這個林有德不是個徒有虛名之輩啊,慰婷那丫頭看人還挺準的。那麼,紹儀啊,你覺得這個林有德現在到底在盤算些什麼啊?”

清廷宣佈預備立憲已經快半年,林有德得到海軍大臣署理兩廣總督的頭銜也有三月餘,但南洋派系除了把一支6000人的特遣隊派到天津負責防禦北洋軍後方之外,基本沒有其他動作。

當然,也不是完全沒有動作,誰都看得出來林記在抓緊時間猛發戰爭財,倒賣各種戰時物資倒賣得格外勤快,南洋票也藉著這個機會繼續擴大影響力。

但在袁世凱這種封建地主階級出身的政治家看來,這種商業擴張是沒有意義的,他們的思維還停留在佔地盤然後刮地皮賺錢這種傳統套路上,對資本的力量還沒有概念。實際上,晚晴在外交上吃的那些啞巴虧,至少有一半的原因,都在於晚晴的大臣完全沒有資本主義的那一套觀念。

所以袁世凱無法理解南洋勢力按兵不動的舉動,如果是他統領南洋軍,恐怕早就靠美國人和法國人的幫助,在煙臺和青島之類的地方登陸,開始搶功了。

面對袁世凱的疑問,唐紹儀悄悄搖了搖頭——當然這個舉動並沒有被背對唐紹儀的袁世凱看見。唐紹儀廣東出身,他出生的時候廣州開埠通商都二十年了,封建經濟體系已經崩潰得差不多了,資本主義氛圍較之全國其他地方自然要濃厚上許多。1874年,唐紹儀更是留學美國,在哥倫比亞大學學習了整整六年多,所以他對資本主義的瞭解遠非袁世凱能比的。

唐紹儀很清楚資本的威力,卻不好對袁世凱挑明,就只能裝傻了。

好在這時候他手裡剛好有一條從南洋傳回來的情報,可以用來應付袁世凱的提問。

“大帥,”唐紹儀道,“從南洋送回來的英吉利報紙在頭條刊登了和林有德有關的新聞,似乎他建成了一臺全世界唯一的機器,名叫‘神算’。”

“嗯?”袁世凱轉身,看著唐紹儀,似乎對這個訊息很感興趣,“神算?那是個什麼機器?難不成那是個鐵皮諸葛亮,能看破我們的一切動向?”

“不,大帥,那是個用來進行數**算的機器。”

“數學?”袁世凱蹙眉,“就是小九九那些?”

袁世凱上學的時候,洋務派對教育的改革已經開始,他也接受過一定程度的“算學”教育。但他畢竟和手下那些正規西式軍事院校出身的軍官不同,所謂的“賽先生”在這位未來的軍閥頭子腦海裡沒什麼地位。

唐紹儀面對袁世凱那明顯不以為意的態度,也只能附和:“對,差不多,但是要更復雜一點。”

袁世凱盯著唐紹儀看了好一會兒,才沉聲道:“紹儀啊,我不是跟你說過嗎,有什麼話,就跟我直說。我們是朋友,不是主子與奴才的關係,對吧?所以,告訴我,那個神算,有什麼了不起的地方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噫!怎麼還是你!

綠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