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面提示您:看後求收藏(54 在荷浪牙波(2),我的民國不可能這麼萌,月面,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本來林有德以為,抓回了天才之後科技樹就能攀升得飛快,今天出導彈明天上鐳射,大後天就開出殲星艦。

但現實從來和“以為”這個詞是相悖的。林有德拐來的小姑娘只對電磁學和神姬相關的科學感興趣,其他的學科門類她一概不關心。

她來到南洋之後第一件事,就是給林有德設計了一整套發電機組,因為她的實驗室需要大量的電力。本來林有德在控制了荷浪牙波之後,第一件事就是購買機器建電站。林有德不懂具體的技術,但他熟悉技術的沿革歷史,更熟悉每個時代的技術變遷對社會的影響。

在十九世紀末,電力的主要用途是照明,但工業用電在電力使用結構中的地位不斷的攀升,引發了所謂的二次工業革命(又叫做電氣革命)。電力對比第一次工業革命的主角蒸汽動力,最大的優勢在於,它把能量的轉換環節給集中到了一起。電氣時代的工廠不必再配置大量負責使用和維護鍋爐的員工,也不再需要考慮煤炭等化石燃料的採購運輸等諸多瑣碎的細節,他們只需要向電力公司支付相對比較低廉的電力使用費,便可以得到工廠運作必須的能源。

能源供給的問題從工業生產中分離,變成了一個獨立的工業分支,大大降低了工業生產的成本,這是電氣時代初期,電力逐漸取代蒸汽的首要理由。

之後,隨著科技的發展,許多電力驅動的高精度機床和大型機械裝置逐漸出現,於是蒸汽動力正式壽終正寢。

林有德知道他現在就站在第二次工業革命的門口,想要不輸在起跑線上,這就是最好的機會,美國就是靠著這個機會躍升成為世界工業的一哥,林有德當然也要搭這個便車。

於是荷浪牙波就成了現在菲律賓電力最充足的城市,作為這種先進性的標誌,荷浪牙波的街燈都換成了電燈,和還在使用煤油燈和煤氣燈的馬尼拉一比,立刻就拉開了差距。

但荷浪牙波的電力供應狀況,在蘇菲眼裡就變得一無是處。

“我給斯普林斯建的電站發電量都比你們這個破電站要高十倍。還有這種爛透了的發電機設計是怎麼回事?賣你們發電機的人到底是誰啊,真是不知羞恥,這種破東西竟然還好意思拿出來賣。”

於是林有德不得不掏錢,在荷浪牙波郊外選了一大塊地方,準備給小女兒蓋新電站。

本來蘇菲還打算直接上無線輸電,結果林有德很乾脆的拒絕了她的提案。按照蘇菲的說法,她掌握的無線輸電技術已經達到了實際應用的水平,安全性、可靠性等都有確實的保障。但林有德還是不同意,無線送電技術最大的難題並不在技術層面,這個技術最要命的短板就是,沒辦法控制用電的人,送出去了誰都能取用。這樣除了會導致不能收電費這種比較銅臭味的問題外,還會嚴重的影響在供電緊張時的電力調配——實際上,無線輸電送出的電力,根本就無從調配。

為此,蘇菲和林有德鬧了三天的彆扭,最後被北京烤鴨收買,才同意使用“愚蠢的、低效率的、有損蘇菲·特斯拉的名譽的”有線輸電。

敲定具體細節後,電站的廠房開工建設,而發電機則被拆分成數百個看不出用途的零件,分別向不同的廠商訂購。蘇菲再一次顯示出自己的強力:小姑娘對具體的生產環節瞭如指掌,向什麼廠家訂購什麼零件都是她由她親自指定,並且還親自下場指揮電站施工,改進施工的流程縮短工期和減少成本。

這大概都是從特斯拉那裡繼承下來的習慣,這個時代很多大發明家和大科學家本身都是工程師,和生產環節結合得非常緊密,比如特斯拉本人就在愛迪生的工廠幹過好些年。這和後世那些脫產純科研的科學家大不一樣,也正因為這樣,這個年代的科學家拿出來的成果很多都考慮到了具體的應用,他們自己就能把成果轉化為產能和財富,不像後世那些象牙塔裡的學究,只能守著大量的成果繼續吃國家的撥款。

目睹小女兒的活躍之後,林有德突然覺得自己的勢力沒準會攀出一個奇葩的科技樹,電磁學先進兩百年,其他都是渣渣。

奇葩就奇葩吧,實力不夠的時候做不對稱發展,也是常有的事情,上個時空中國也是奇葩科技樹,除了鐳射、航天等幾個領域砸錢砸時間達到了世界頂尖水平,其他領域全都靠山寨來應付。

為了把奇葩的科技樹發揮到極致,林有德又跟蘇菲提出了一些能迅速加強自己勢力的研究專案。

比如說,無線電。

考慮到現在的工藝水準,林有德的要求不高,就是要裝備到營連一級指揮機關的步話機,不需要電池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異維度遊戲

最終永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