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0 尼基與維利
月面提示您:看後求收藏(240 尼基與維利,我的民國不可能這麼萌,月面,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夠了,”尼古拉二世疲憊的對聚集在華麗會議室裡的內閣大臣們說道,“你們走吧,讓我一個人靜一靜。”
大臣們面面相覷,終於,宰相斯托雷平率先站起身來,向著會議室的大門走去。戰爭大臣弗拉迪米爾?蘇克霍姆利諾夫緊隨斯托雷平之後,他轉身背對沙皇的剎那悄悄的鬆了口氣。蘇克霍姆利諾夫是沙皇獨裁體制中某一類人的代表,他們含著金湯勺出生,呱呱墜地的時候就註定要成為權貴,所以他們從來沒有刻意的去鍛鍊自己的能力,在奢靡的成長過程中養了滿腦子的肥腸。
物競天擇優勝劣汰,一個國家如果不能儘可能的排除掉統治階級中的無能者,那麼這個國家本身就會被排除——被新的國家取代,甚至從此消失。
現在,羅曼諾夫王朝被淘汰幾成定局。
獨裁政體的缺陷就在於此,它太過於依賴獨裁者的個人能力,在能力優秀的獨裁者的控制下,獨裁國家往往能做得比其他國家更好,而如果統治者本身不行,那麼獨裁政體會讓情況變得無比的糟糕。
羅曼諾夫王朝盛產高能力的暴君和能力無比爛的和平主義者,兩種型別的統治者交替掌權,沙皇的皇冠交替的被戴在天才和庸才頭上,輪迴不息。正是因為這樣,俄羅斯最近兩百多年的發展總是快步猛進和停滯不前甚至倒退交替出現。
羅曼諾夫王朝的第一任沙皇米哈伊爾在1613年加冕,當時他只有十六歲,之所以能得到皇冠是因為前一個王朝沒有繼承人,俄羅斯王國處於無人統治的混亂狀態已經十五年,所有人都厭倦了無休止的爭鬥。
米哈伊爾在位其間唯一值得大書特書的功績,就是讓彼得大帝獲得了繼承權。彼得大帝羨慕急速現代化的歐洲,下決心把俄羅斯變成一個歐洲強國,所以他命令將首都從莫斯科北遷到波羅的海岸邊的一片沼澤地裡,他在這裡建立起一座新的首都,並且給了它一個西方化的名字“聖彼得堡”。彼得大帝強迫當時還保留了鮮明本民族特徵的俄羅斯人剪鬍子穿西式的服裝。並且推動軍隊的現代化改革。
彼得大帝死的時候俄羅斯已經是一個歐洲大國。
彼得大帝之後的沙皇彼得三世懦弱無能,瘋狂崇拜腓特烈大帝但自己卻毫無建樹。他唯一的功績就是娶了德意志公主凱瑟琳,這位公主嫁過來沒多久就陰謀害死了丈夫。把皇冠戴到了自己的頭上。這位公主有個俄國名字叫葉卡捷琳娜二世?阿列克謝耶芙娜。
葉卡捷琳娜大帝統治俄羅斯三十六年,幾乎每一年都有新領土進賬,上個時空的葉卡捷琳娜大帝是改革者、征服者和暴君,這個時空還要多一條:她是當時歐洲最強的神姬。在她的治理下。這個時空的俄羅斯快速的擴張,一度有希望征服君士坦丁堡,成為東羅馬帝國名正言順的繼承者。
但可惜,葉卡捷琳娜大帝死後,她的兒子保羅繼位。這又是一位性格懦弱平和的昏君,不過葉卡捷琳娜大帝早就預料到了這點,所以她給了自己的孫子亞歷山大完美的教育,並且安排親信在亞歷山大準備好繼承王位的時候,把她的兒子給暗殺掉。
這個決定幾乎拯救了俄羅斯,因為亞歷山大一世在執政最初的十五年中,必須面對拿破侖波拿巴和他的近衛神姬們的淫威。拿破崙倒臺後沒多久,亞歷山大就帶著自己心愛的神姬米哈依娜?伊拉里奧諾維奇?庫圖佐芙娜私奔了。至今下落不明。
亞歷山大一世的繼任者是個徹頭徹尾的暴君。幾乎廢止了前任所有的改革,再下一位沙皇則大膽的廢除了農奴制,在俄國推進資本主義改革,讓俄國成為一個真正意義上的現代國家。
而這位沙皇正是尼古拉二世的爺爺,順帶一提,尼古拉的爸爸把他爺爺的許多改革措施都給取締了。甚至一度想要恢復農奴制。
按照這個輪迴,尼古拉二世應該也是一位有能力的暴君。他應該帶領俄羅斯在二十世紀初的混亂局面中殺出一片天地。
尼古拉二世自己在繼位的時候確實也這麼想,所以他發動了幾次戰爭。結果都被打得滿地找牙。
他試圖進行改革,卻因為手下太多滿腦肥腸的臣子而收效不大。
而現在,他已經看到了自己的窮途末路,心中充滿了絕望。
大臣們都離開後,尼古拉二世一個人坐在空蕩蕩的會議室裡,會議室的華麗彰顯著羅曼諾夫王朝曾經的顯赫,此時和愁眉不展憂鬱不已的尼古拉二世形成了鮮明的對照。
這時候皇后亞歷山德拉推門走進了會議室。
尼古拉看了皇后一眼,變得更加抑鬱了。亞歷山德拉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