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4 多米諾骨牌(1)
月面提示您:看後求收藏(284 多米諾骨牌(1),我的民國不可能這麼萌,月面,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其實,上個時空很多人對一戰存在誤解。尤其在本朝,大多數人都跟著課本相信“帝國主義之間不可調和的矛盾導致了戰爭的爆發”並且堅信薩拉熱窩事件後各國就心急火燎的開戰了。
實際上,不是這麼回事。
矛盾確實存在,而且也確實非常的嚴重,德國人像得了被害妄想狂一樣害怕俄國和法國一起夾擊德國把德國滅了,法國人在普法戰爭中被打怕了,害怕比普法戰爭時更強的德國再來一次,俄國更是提出了喪心病狂的擴軍計劃,準備每年讓總兵力的增加百分之三十到四十……
但俄國人覺得自己能在1918年左右準備好一場全面的戰爭,其他國家差不多也這麼想。
所以1914年的時候誰都不認為會爆發大戰,即使在斐迪南大公被刺之後。
薩拉熱窩事件後,在整個波斯尼亞,雖然有發生一些奧地利人針對斯拉夫人的報復,但整個局勢非常的和平,許多斯拉夫人自發的和奧地利人一起吊唁這位皇儲。斯拉夫人不傻,知道皇儲是改革派,是準備把斯拉夫人拉進奧匈帝國政治體系中建立三元制帝國的人。而德皇在得知好友死訊後立刻中斷休假,回到波茨坦宮準備注意局勢的發展,可沒幾天後他又回去北海度假了,因為當時他覺得不可能爆發戰爭。
而這基本上代表了薩拉熱窩事件發生後最初一個月中所有人的看法。
那個年代政客被刺殺太正常了,在薩拉熱窩時間前的二十年中。美國總統被刺殺過,俄國沙皇被刺殺過,法國〖總〗理被刺殺過總之很多人被刺殺過,所以沒人會為了一次刺殺大驚小怪的。不像現在。
之所以,這次刺殺在三個月之後發展成了大戰,主要有兩個原因。
首先,歐洲各國邁入工業時代之後就沒有打過全面戰爭,不知道這玩意這麼可怕。其次就是各種各樣的誤會。
德皇希望維也納采取果斷的、強硬的措施,在其他國家能插手之前迅速解決問題,然後他的首相和外交大臣理解為德皇希望奧地利採用極端手段,維也納則乾脆認為德皇希望戰個痛。而實際上德皇是當時整個歐洲的君主中最不想打仗的,德國也是當時列強中最後一個開始戰爭動員的國家。
然後奧地利人覺得俄國不會支援塞爾維亞,因為上個時空的1908年奧匈吞併波斯尼亞的時候,塞爾維亞向它的保護國俄國求援。俄國人慫了,後來第一次巴爾幹戰爭中,俄國人又慫了,第二次巴爾幹戰爭還是慫。所以維亞納覺得聖彼得堡這次還要慫一回,可是此時聖彼得堡對前面幾次縮卵耿耿於懷。決定這次要強硬到底。
除了這些之外,還有各種各樣大大小小的誤會,比如沙俄的戰爭動員分為很多個階段,因為它的領土太廣闊部隊太多。比如說。它有個叫做“預備戰爭動員”的玩意,其實那並不是真的要全國總動員了。只是讓各個軍區提高戰備等級,準備迎接後面送上來的部隊。當時俄國也只是釋出了預備戰爭動員的命令而已,實際上本土根本沒有徵兆預備役,也沒有調整運輸調動戰爭物資。但是德國卻誤會了,以為俄國已經開始戰爭動員。
總之,在上個時空,所有這些誤會加在一起,導致了一戰的爆發。上個時空1914年八月一日,德國俄國宣戰之後,德國駐俄國大使和俄國外交大臣薩索諾夫擁抱在一起,同聲痛哭,像一對生離死別的基佬。
而這個時空,同樣的事情也正在上演。
**
9月16日凌晨兩點的時候,巴黎所有印刷廠都接到各自合作伙伴的通知,立刻停止印刷當天分的報紙,排字車間開始重排頭版。
於是第二天天亮的時候,正在等待政治醜聞和緋聞的最新進展的巴黎群眾猛然發現頭版頭條不是他們想要的東西,可當他們看清楚那豆大的標題,並且理解到標題背後的意義時,所有人都陷入了恐慌中。
德國開始戰爭動員了!
那個曾經入侵法國,在色當要塞生擒法國國王拿破崙三世,並且兇殘的圍攻巴黎的普魯士,再一次開始戰爭總動員了!
那個割佔了阿爾薩斯和洛林的德國再一次開始戰爭總動員了!
許多法國人自發的聚集到協和〖廣〗場上那至今還蒙著黑紗的斯特拉斯堡雕像面前,虔誠的祈禱,希望這一次上帝站在法蘭西這一邊,拋棄那些新教徒。
克里蒙梭的《〖自〗由人》報以閃電般的速度發了號外,上面只有克里蒙梭親自撰寫的戰鬥檄文,他在文章的字裡行間填滿了他的高聲吶喊:“法蘭西絕對不會屈服!”
《〖自〗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