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面提示您:看後求收藏(161,我的民國不可能這麼萌,月面,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1905年6月9日,荷浪牙波聯邦海軍試驗場。

馬達聲響徹偌大的試驗場,漆著01字樣的坦克試驗車爬過試驗場上臨時設定的水泥墩,前履帶觸地的瞬間,場地上騰起一大片塵土。

“如您所見,林大人,這臺機器可以碾壓鐵絲網和一些簡單的防禦工事,撞倒矮牆。”林記坦克專案組的負責人是當年流亡菲律賓的左翼日僑,當然現在不存在日僑這種說法了,他們的籍貫已經變成了中華聯邦海軍部直轄區。

“抗彈效能呢?”林有德問。

“正面的傾角裝甲可以輕鬆應對機槍掃射和大部分炮彈破片,距離遠一點的話普通的步炮直接命中也沒有太大的問題,但裡面的人可能都要被震暈。”

林有德點點頭,畢竟發動機的馬力在那兒擺著,沒辦法有更高的要求。本來林有德想要充分利用自己奇葩的科技樹,造用人類做電池的電動坦克,沒想到才1905年,原先被預言即使1910年都不一定造得出來的東西,現在就造出來了。

所以林有德相當的開心,能做到這樣外掛固然功不可沒,但他多少還是體驗了一把“事在人為”的感覺。

照這個發展速度,到2012年中華聯邦該有殲星艦了——林有德這麼想,好像也不是完全沒有根據。

陳海輝繞著坦克轉了兩圈,抬頭看林有德說:“我有兩個疑問。”

不等林有德回應,他就徑直提出第一個疑問。

“首先,這東西應該沒辦法越過太寬的壕溝吧?面對更堅固一些的防禦攻勢,這東西的突破能力有限啊,這好像和你說的攻堅利器有些出入啊。”

陳海輝話一出口,在場很多人臉色就變了,現在林記內部能這樣公開質疑林有德權威的人幾乎絕種,尤其是普通僱員和海軍官兵,林有德說的話就是真理,有不服也得憋著。

其實林有德根本不在乎什麼反對意見,但是大多數人並沒有真正瞭解林有德這個人,他們只是自顧自的創造了一個不容置疑的偶像、權威,然後拜伏在他的腳下。

所以陳海輝說出這話來讓在場不少人震驚不已,當然也有個別人懷著看好戲的心理,表情顯得相當的輕鬆。

而林有德對此毫不在意,他笑著對陳海輝說:“未來是機動作戰的天下,只要對方沒有建設起完全貫穿整個戰線的築壘地帶,我們就總有可以突破的地方,突破之後,裝甲鐵騎將直搗黃龍,任何防線都將形同虛設。”

這樣的事情已經發生過了,在上個時空的法國,德軍繞過了馬其諾防線,強渡馬斯河,僅用六星期就兵臨瑟堡迫使法國投降。

但陳海輝不可能知道這個宣告一戰時期的陸地戰術完全過時的經典戰例,他接受的還是在西點學到的那一套,而此時美國的西點還沒有後世那麼有名,也沒有什麼自創的戰法和經驗總結,沿用的還是他們老東家大英帝國的那套。

看陳海輝眉頭沒有解開,林有德笑著搖搖頭,說:“到時候你就知道了。不需要太長時間,我們中華聯邦的軍隊就會為世界軍事史新增一個全新的戰術思想,我把它命名為‘閃擊戰’。”

“好吧,”陳海輝嘆了口氣,“你已經創立了游擊戰戰法,我相信你。”

陳海輝說的是陳洪達指揮南洋軍北進支隊在中俄戰爭中玩的那套,林有德自己也沒想到他在課堂上隨口扯了一堆“敵進我退敵駐我擾敵疲我打敵退我追”的東西,竟然真的被人用到實處,並且獲得如此輝煌的戰果。指揮了這經典戰例的陳洪達被國內輿論稱為“遊擊怪傑”,連袁世凱都請他去天津武備學堂講課,而提出了這套理論的林有德,則被尊為“游擊戰之父”。

這真是無心插柳柳成蔭啊。

順帶一提,因為這個典故,陳洪達在林有德小本本上的屬性裡多了個“在本方有群眾基礎的地域指揮防禦作戰士兵戰鬥效能+2”的特殊效果,而林有德自己真的拿到了一個“游擊戰之父”的稱號,效果是“世界上所有崇尚游擊戰的人對你的個人崇拜度+1”。可問題是,林有德研究了半天,也沒研究出來“士兵戰鬥效能”和“個人崇拜度”這兩個屬性的加成演算法,這個加二到底是加多少又加了什麼他完全搞不懂啊!

想了半天林有德終於放棄,反正知道有加就對了,以後國土防禦什麼的就派陳洪達上就對了。

“第二個疑問,”在林有德回憶上面這些的當兒,陳海輝繼續說,“這東西為什麼叫坦克?”

上個時空坦克是音譯,這個時空英國人還沒發明這貨,難怪陳海輝會有此疑問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異維度遊戲

最終永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