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面提示您:看後求收藏(173,我的民國不可能這麼萌,月面,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進來。”

伊莎貝拉說完,皇宮內務總管就開啟了門。

“陛下,威爾士親王送來了舞會的請柬,請問如何處理?”

伊莎貝拉重重的嘆了口氣。

而溫思麗看著她那疲憊的側臉,也露出同情的苦笑。

“看來我的這些皇親國戚們,不把我嫁掉是絕不會罷休的。”

伊莎貝拉已經到了該嫁人的年齡了,所以最近像這樣的擺明了是要配種的舞會也漸漸多了起來。

“看到合適的就嫁掉省點麻煩如何?”溫思麗半開玩笑的建議道。

“絕不。”伊莎貝拉斬釘截鐵的說,“一想到那些一點能耐沒有的花花公子壓在我身上像豬一樣的嚎叫的樣子,我就噁心得想吐。”

溫思麗無奈的搖搖頭,而伊莎貝拉的大管家老頭則一副自己什麼都沒聽見的模樣。

**

奧地利首都維也納。

奧匈帝國在這個時候的實力其實已經下滑得非常厲害了——不管是在上個時空還是在這個時空。不同在於,這個時空的奧匈帝國,還有著足以自豪的導力技術。奧匈帝國生產的神姬空戰鎧甲曾經是全世界最優秀的並且。

沒錯,曾經是。

林有德開創的新思路以及內燃機和螺旋槳引擎帶來的技術革新,使得奧匈帝國非常直接的感受到了常規科技的發展對導力技術的衝擊。

在德國開始列裝被世界定義為“第二代”新式神姬裝甲的訊息傳來後,奧匈帝國內部爆發了激烈的爭論。

保守派認為神姬是驕傲而高貴的,不應該背上那醜陋的內燃機,更不應該渾身機油的臭味;而與之相對的另一派,則堅持戰鬥力至上。只可惜神姬裝甲升級換代的浪潮不可阻擋,儘管奧匈帝國內部保守派的勢力一直不弱,但支援換裝的勢力還是漸漸佔了上風。

這時候奧匈帝國在通用科技方面的弱勢便顯露無疑。

按理說,以奧匈帝國的工業產量和工業化程度,製造這麼些內燃機裝到神姬小姐們的屁股上去並沒有太大的問題。可是奧匈帝國的工廠管理十分僵化,充滿了封建時代的餘風,工程師們的積極性也不高,導致新裝甲的開發和生產阻力重重。

再加上帝國本身民族問題嚴重,帝國內部的有識之士多少已經意識到,整個帝國正面臨著危機。

而這些有識之士們,正聚集在維也納城郊的一處沙龍中,議論著國家的未來。

“先生們,”正在說話的不是別人,正是上個時空倒黴的死在刺客槍下並且引發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斐迪南大公,“經過剛剛的討論,我是否可以認為,在座的各位都同意,為了帝國的未來,我們應該和中國進行更加緊密的接觸。”

斐迪南的話,在沙龍中引起一片贊同聲。

這時候有人問:“但是,我們靠什麼來吸引中國人對我們的興趣呢?之前他們需要我們來牽制俄軍,現在,我們和他們之間,既無明顯的共同利益,也沒有需要共同面對的威脅。中國人,憑什麼向我們轉讓技術呢?”

這話立刻引起一片議論。

“德意志是用自己的生產線和工程師跟中國人換的技術,現在中國人已經有了德國的工程師和生產線,不再需要我們的了。”——說這話的是當年和俾斯麥一起促成了德奧停戰的老頭。

“中國人需要礦,需要離自己家近並且廣袤的荒地去開墾,這些我們剛好都沒有……”——這話出自一位曾經在中國擔任武官的上校。

“也許我們可以向他們輸出我們偉大的交響樂?”——這話則出自一位不知道為啥會出現在這種完全沒有女人的政治沙龍上的紈絝。

斐迪南看著這幫人像無頭蒼蠅一樣討論著各種方案,不發一言。

一個國家的上層階級,竟然想不出自己的國家能拿出什麼好東西來和別國談生意,說實話,這也蠻悲催的。

當然,這個沙龍上聚集了整個奧匈帝國最有才華的人,所以也不是完全沒有富有建設性的提議出現,比如有人就建議,可以跟中華聯邦內部其他勢力接觸,不一定要和林有德直接往來,林有德手中的技術,總是要擴散到中華聯邦的其他勢力手中,到時候奧匈帝國就可以一併得利。

可是這個建議,並沒有得到廣泛的認同,最終不了了之。

斐迪南大公等了半天,沒等來自己期待的“絕妙主意”,於是他推說自己要去“方便”,暫時離開了沙龍。

他來到和舉行沙龍的宴會廳正好處在偌大莊園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異維度遊戲

最終永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