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二十七章 囍
毓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千二百二十七章 囍,從科舉開始的首輔之路,毓軒,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兩個小時之後更換過來,請見諒)
“咳咳,聽說典籍廳那邊兒開訴苦大會呢?”
清源宮裡,延平帝一口把藥湯喝下,面對皇后盛蒽關切的目光,淺淺的露出一抹笑容。
盛蒽拿帕子給延平帝嘴角的藥漬抹去,又從知語端來的托盤上選了一小碟糖醃果子,笑說:“內閣成員,而今獨缺戶部主官,豈能不成話題?可提及了戶部,哪能不提款項支配?那說著說著,自然也就成了哭窮訴苦會了。”
她說著話,用籤子挑了個尤為順眼的果子,遞到延平帝的嘴邊兒:“他們怕苑姐兒立刻進了內閣,又惦記著戶部的撥款,嘴裡說得悽苦,卻全然沒幾句實話……臣妾越接觸這群朝廷大員,就越覺得他們有時候嘴碎的和村夫村婦毫無二致!”
“皇后還沒習慣吶!朕早就適應哩!”延平帝說笑間,又跟盛蒽要了兩塊兒糖酥,“不過也是奇了,一個個兒在早朝上打得歡實,可出了朝殿,卻個頂個兒的有素養,真叫個能忍呢!”
“陛下此言說得,好像……還挺可惜呢?”盛蒽把暖爐放到延平帝手裡,而後笑著打趣,“真要是朝廷重臣打將起來,只怕又要鬧到您面前呢。”
“鬧就鬧吧,左右聽個動靜。”延平帝倚著靠枕,半眯著眼半說,“總好過現在這樣……梓童在時,自是千好萬好;可梓童忙起來的時候,這宮裡忒過於幽靜了。”
“那我以後就換地方輔政,覽政殿只在接見朝臣時用,其他時候,臣妾就在清源宮陪著您。”
若是從前的延平帝,定然出言反對,可現在的延平帝聽了,卻雙眼泛光。
盛蒽見了,按捺著點點酸澀,又提起了即將到來的皇太女冊封大典:“禮部何大人跟欽天監選了兩個日子,一個略近些一個略遠些,讓臣妾拿主意。”
“唔……這有說法嗎?”
“都是好日子,何大人說,若是廣邀邦交國家使節參加,那還是後面兒那個日子更穩妥些。”
“那就選後面那個好日子!”延平帝毫不猶豫的幫盛蒽作了決定。
“好,聽陛下的安排!不過聽何大人和鴻臚寺卿說,這次來的使節隊伍少不了,安排方面也是問題。”盛蒽附和著搓了搓手爐。
延平帝想了想:“那就都安排在外城,那裡地方大,附近風景也好,還有好幾個官學散落其間,剛好夠他們活動的。”
“成,那等會兒臣妾就寫條子遞迴內閣去。”盛蒽不假思索地接受了延平帝的意見。
頓時,延平帝的笑容更炫目了:“對了,何本出沒把最詳細的計劃拿給梓童看嘛?”
提起這個,盛蒽就有話說:“看是看過了,我卻覺著此人安排過於奢華了,羆娃畢竟還小,過於繁瑣的殿裡,臣妾怕她會煩。”
延平帝卻有旁的想法:“朕的女兒做皇儲,那是要使海內海外各方鹹知的,可不能嫌麻煩。”
他說到一半兒,端起茶盞潤了潤嗓子:“若是怕羆娃鬧騰,就叫何本出他們修改修改細節,無需羆娃配合,只要那丫頭穿著皇太女朝服站一會兒也就是了。”
“陛下是要讓外藩瞧見冊封典禮的聲勢?”
“唔,國內勳貴百姓、世家豪門、朝廷大員都要看清才好。”
盛蒽聞此言,之前的猶豫都不見了,面色恢復了之前的平和,言說:“那臣妾自己出一部分費用,也好給國庫減輕減輕負擔。”
“皇后莫要擔心,朕的內帑悉數聽你調遣,無需動用永祥宮庫藏。”
盛蒽笑了笑,剛要說起旁的,就聽延平帝放輕語聲說:“冊封典禮之後,還有昭告祖祠,屆時就由皇后親自領著去吧。”
聞言的盛蒽,抿了抿唇說:“陛下好好保養,屆時咱們一家三口同去。”
延平帝笑了笑,輕聲說:“朕近來常常乏力,數人扶著走上幾步都累得喘息……不若這樣,咱們尋個天氣好的時候,帶著羆娃去思宮,去那兒跟皇祖父、皇祖母、皇考、母后和安母妃他們說說好訊息。”
“好,都聽陛下的。”盛蒽清楚思宮對於延平帝的重要性,故而輕快地應了下來。
他們夫妻想的很好,卻不想京都忽然連下了數天大雪,待天空放晴時,地面上的雪都兩三尺厚了。
盛蒽看著延平帝瞧向窗外的面色,怕他憂慮太過,哄勸:“陛下何須擔憂?眼下距大典還有些時日,待到大典時,這寒雪早就在暖日的照耀下盡皆融了。”
“莫說距離大典尚有一段時間,就是還有數天,也不著緊的,朕只是覺著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